[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无人机气囊组的智能坠落防护方法及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93559.2 | 申请日: | 2020-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770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郁中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晋影视传媒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D45/00 | 分类号: | B64D45/00;B64C25/56;B64D47/08;B64C39/02;B64C25/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岚智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24 | 代理人: | 郭智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工***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无人机 气囊 智能 坠落 防护 方法 及其 系统 | ||
一种基于无人机气囊组的智能坠落防护方法及其系统,包括:若接收到无人机反馈启动信息则实时获取无人机摄像头实时摄取的无人机影像并实时分析无人机是否有出现坠落问题,若有则控制陀螺仪传感器实时获取无人机的运动方位并控制配重块进行对应移动保持坠落的无人机呈垂直状态,控制伸缩弹簧柱弹出并控制安全气囊组进入第一充气膨胀状态,实时分析无人机下方是否为软质地面,若是则控制地钉弹射器启动并实时分析无人机的支撑块是否有与软质地面抵触,若有则同时控制地钉弹射器驱动地钉弹出与软质地面固定并实时分析无人机是否有停置完成;若有则控制无人机向上进行飞行并控制地钉弹射器驱动连接的地钉收回;提供无人机坠落的安全防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坠落防护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无人机气囊组的智能坠落防护方法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目前无人机相关技术飞速发展,无人机系统种类繁多、用途广特点鲜明。日常的无人机在飞行时,是由人远程操控的,因此存在不小的盲区和操作难度,因此在实际作业中,无人机往往会因碰撞一个小树枝、电线、障碍物而失去平衡,或者因碰撞打坏桨叶,更使其无法再次获得平衡而坠落,坠落的结果往往是整个无人机都摔的粉碎而没有维修的价值,使用者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因此,如何将无人机防护与气囊相结合,使得在检测到无人机发生坠落时,通过配重块的实时移动保持无人机的重心与地面垂直并控制无人机外部的安全气囊组充气膨胀,同时控制伸缩弹簧柱弹出,当掉落的地面为软质地面则控制无人机在落地的瞬间控制地钉弹射器驱动连接的地钉弹出插入软质地面内,避免无人机掉落后弹动造成无人机损毁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缺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无人机气囊组的智能坠落防护方法及其系统,能够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涉及的问题。
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无人机气囊组的智能坠落防护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若接收到保持长连接关系的无人机反馈启动信息则实时获取设置于所述无人机外部位置的无人机摄像头实时摄取的无人机影像并根据所述无人机影像实时分析所述无人机是否有出现坠落问题;
S2、若有则控制设置于所述无人机内部位置的陀螺仪传感器启动实时获取无人机的运动方位并根据所述运动方位控制设置于所述无人机内部底端位置的配重块进行对应移动保持坠落的无人机呈垂直状态;
S3、控制设置于所述无人机下端的伸缩弹簧柱弹出并控制设置于所述无人机外部位置的安全气囊组进入第一充气膨胀状态;
S4、根据所述无人机影像实时分析所述无人机下方是否为软质地面;
S5、若是则控制设置于所述伸缩弹簧柱前端支撑块内部的地钉弹射器启动并根据所述无人机影像实时分析所述无人机的支撑块是否有与软质地面抵触;
S6、若有则控制所述地钉弹射器驱动连接的地钉弹出与所述软质地面固定并根据所述无人机影像实时分析所述无人机是否有停置完成;
S7、若有则根据无人机影像控制所述无人机向上进行飞行并控制所述地钉弹射器驱动连接的地钉收回。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在S4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40、若分析出不为软质地面则根据所述无人机影像实时分析所述无人机下方是否为水域;
S41、若是则控制设置于所述伸缩弹簧柱中端位置的辅助气囊组进入充气膨胀状态并控制设置于所述无人机侧方位置的伸缩机构驱动连接的阻水板弹出。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在S40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晋影视传媒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大晋影视传媒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9355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