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冷凝量的EGR质量流量的修正方法及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680038.3 | 申请日: | 2020-07-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445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03 |
| 发明(设计)人: | 吴中浪;何宇;连学通;乔艳菊;徐广兰;赵伟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2D41/00 | 分类号: | F02D41/00;F02D41/14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黄华莲;郝传鑫 |
| 地址: | 510030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冷凝 egr 质量 流量 修正 方法 装置 | ||
1.一种EGR质量流量的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发动机的中冷器的第一水蒸气冷凝量和所述发动机的EGR冷却器的第二水蒸气冷凝量;
根据所述第一水蒸气冷凝量和所述第二水蒸气冷凝量,对预先确定出的所述发动机的EGR阀的EGR参考质量流量执行修正操作,得到所述EGR阀的EGR修正质量流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冷凝量的EGR质量流量的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水蒸气冷凝量和所述第二水蒸气冷凝量,对预先确定出的所述发动机的EGR阀的EGR参考质量流量执行修正操作,得到所述EGR阀的EGR修正质量流量,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水蒸气冷凝量和所述第二水蒸气冷凝量,确定所述发动机的水蒸气总冷凝量;
获取预先确定出的所述发动机的EGR阀的EGR参考质量流量与所述水蒸气总冷凝量的差值;
基于所述差值,对预先确定出的所述发动机的EGR阀的EGR参考质量流量执行修正操作,得到所述EGR阀的EGR修正质量流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冷凝量的EGR质量流量的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发动机的中冷器的第一水蒸气冷凝量和所述发动机的EGR冷却器的第二水蒸气冷凝量,包括:
获取发动机的中冷器对应的参数,其中,所述中冷器对应的参数包括所述中冷器的进气口的混合气体的温度、所述中冷器的内壁温度、所述混合气体的传热系数、所述中冷器的内壁表面积和所述混合气体的温度对应的水蒸气汽化潜热系数;
获取所述发动机的EGR冷却器对应的参数,其中,所述EGR冷却器对应的参数包括所述EGR冷却器的进气口的EGR气体的温度、所述EGR冷却器的内壁温度、所述EGR冷却器的内壁表面积和所述EGR气体的温度对应的水蒸气汽化潜热系数;
根据所述中冷器对应的参数,获得所述发动机的中冷器的第一水蒸气冷凝量;
根据所述EGR冷却器对应的参数,获得所述发动机的EGR冷却器的第二水蒸气冷凝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冷凝量的EGR质量流量的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冷器的内壁温度是根据所述中冷器的第一冷却液温度而确定的;和/或,所述EGR冷却器的内壁温度是根据所述EGR冷却器的第二冷却液温度而确定的。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冷凝量的EGR质量流量的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水蒸气冷凝量和所述第二水蒸气冷凝量,对预先确定出的所述发动机的EGR阀的EGR参考质量流量执行修正操作,得到所述EGR阀的EGR修正质量流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EGR修正质量流量,获得与所述EGR修正质量流量对应的目标EGR率;
根据所述目标EGR率,调节所述EGR阀的开度,使得所述EGR阀的当前EGR率与所述目标EGR率之间的差值小于等于预设的EGR率差值。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冷凝量的EGR质量流量的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发动机的中冷器的第一水蒸气冷凝量和所述发动机的EGR冷却器的第二水蒸气冷凝量之后,以及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水蒸气冷凝量和所述第二水蒸气冷凝量,对预先确定出的所述发动机的EGR阀的EGR参考质量流量执行修正操作,得到所述EGR阀的EGR修正质量流量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水蒸气冷凝量是否大于等于水蒸气冷凝量阈值,其中,所述水蒸气冷凝量阈值是根据进入所述发动机的进气歧管的新鲜空气中的水蒸气质量流量和预设状态下的EGR气体的水蒸气质量流量获得,所述预设状态为所述发动机的燃烧室内的燃料充分燃烧的状态;
当所述第一水蒸气冷凝量大于等于所述水蒸气冷凝量阈值,控制所述发动机的EGR阀关闭;
当所述第一水蒸气冷凝量不大于等于所述水蒸气冷凝量阈值,触发执行所述的根据所述第一水蒸气冷凝量和所述第二水蒸气冷凝量,对预先确定出的所述发动机的EGR阀的EGR参考质量流量执行修正操作,得到所述EGR阀的EGR修正质量流量的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8003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控制方法、装置及车辆
- 下一篇:气象数据存储、查询方法及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