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协同降解发酵玉米秸秆转化成高品质生物饲料原料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68698.X | 申请日: | 2020-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099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8 |
发明(设计)人: | 陈华友;崔周磊;王洪成;蔡康涛;梁晓玉;齐向辉;崔凤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5/81 | 分类号: | C12N15/81;C12N15/53;C12N1/19;A23K10/18;A23K10/12;A23K10/14;A23K10/37;C12R1/64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协同 降解 发酵 玉米 秸秆 转化 品质 生物 饲料原料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生物饲料领域,涉及一种协同降解发酵玉米秸秆转化成高品质生物饲料原料的方法;首先将来源于Irpex lacteus的锰过氧化物酶基因序列进行偏爱性优化,以优化的基因为模板进行PCR扩增,与pREP连接后转化到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中,获得重组穿梭质粒并导入缺陷型粟酒裂殖酵母感受态细胞中,得到重组锰过氧化物酶酵母工程菌;然后与粗糙脉胞菌、重组S.pombe‑man和产阮假丝酵母混合,添加氮源、氯化钙、硫酸锰、漆酶、葡萄糖氧化酶和小分子物质激活剂进行菌酶协同混菌发酵玉米秸秆;本发明合理利用农业废弃物,能够有效促进秸秆中木质纤维素的转化,在短时间内显著提高发酵饲料的品质,获得高品质生物饲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饲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协同降解发酵玉米秸秆转化成高品质生物饲料原料的方法。
背景技术
2019年中国科协发布20大重大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废弃物资源生态安全利用技术集成排行在列。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农区耕地面积短缺与规模化牛羊静养需求大量优质粗饲料之间的矛盾日益突显,特别是在我国南方地区,优质粗饲料短缺是制约南方反刍动物大规模养殖的瓶颈之一。我国不仅是农业大国也是畜牧养殖业大国,每年产生大量的农业废弃物理应满足畜牧养殖的牧草饲料供应要求,但国内依然大量进口国外的优质牧草饲料。利用青储、黄储或微储技术保存秸秆新鲜度对养殖户的场地资金投入、人力物力都提出了较大的挑战,最主要问题是对秸秆饲料品质提升,包括木质素降低和真蛋白提高极有限。养殖户将新鲜的秸秆晒干以便秋冬时节饲喂牛羊,但这种秸秆细胞壁厚、木质素多,真蛋白极低,多种营养物质流失,导致饲料适口性差,阻碍养分的消化和吸收。很多报道表明,玉米秸秆中的纤维素被木质素和半纤维素紧密包被,阻碍了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与纤维素、半纤维素的接触,这是木质纤维素转化过程中的关键问题。目前市场上已有商品化的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但是木质素降解酶系中只有漆酶和葡萄糖氧化酶,而锰过氧化物酶可以氧化木质素中的酚类结构单元及其他难以降解的化学结构,是一种重要的木质素降解酶,但还没有市场供应。
目前,生物饲料原料发酵过程中较重视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酶解,以木质素为突破口的发酵工艺报道较少,特别是采用菌酶协同混菌发酵以综合提高真蛋白,降解木质素,适量降解纤维素和半纤维素,而且在发酵过程中联合多种小分子物质协同转化的报道更加缺乏。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协同降解玉米秸秆,构建一株重组锰过氧化物酶酵母工程菌,并提供一种经济安全高效的发酵方式,多酶协同混菌降解发酵玉米秸秆,短时间内显著提高玉米秸秆发酵饲料的品质。本发明所述的菌酶协同混菌发酵方式,把玉米秸秆转化成高品质生物粗饲料原料。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1)将来源于Irpex lacteus的锰过氧化物酶基因序列根据粟酒裂殖酵母密码子偏爱性进行优化,得到编码锰过氧化物酶的基因,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2)以步骤(1)中所述的编码锰过氧化物酶的基因为模板,进行PCR扩增,与穿梭质粒载体pREP连接后转化到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中,抽提获得重组穿梭质粒后,利用电转化法导入到缺陷型粟酒裂殖酵母感受态细胞中,得到重组锰过氧化物酶酵母工程菌,即S.pombe-pREP-mnp;
(3)协同降解发酵玉米秸秆转化成高品质生物饲料原料:首先将步骤(2)中所述的重组锰过氧化物酶酵母工程菌与粗糙脉胞菌(N.crassa)、重组S.pombe-man和产朊朊假丝酵母(C.utilis)混合,并添加氮源、CaCl2、MnSO4、漆酶、葡萄糖氧化酶和小分子物质激活剂进行菌酶协同混菌发酵玉米秸秆;并控制上述添加的所有物质组成的发酵体系中的含水量。
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重组穿梭质粒为pREP-mnp。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6869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字证书验证的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一种监控网络数据的系统、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