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极耳和具有其的电芯、电池模组和电池包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17233.1 | 申请日: | 2020-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718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0 |
发明(设计)人: | 吴文刚;刘彦初;周贵树;李瀚文;唐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533 | 分类号: | H01M50/533;H01M50/536;H01M10/613;H01M10/654;H01M10/6556;H01M10/6568 |
代理公司: | 北京景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42 | 代理人: | 贾玉姣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电池 模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极耳和具有其的电芯、电池模组和电池包,所述极耳包括:第一极耳片;第二极耳片,所述第二极耳片设在所述第一极耳片的厚度方向上的一侧,所述第二极耳片与所述第一极耳片之间内限定出至少一个冷却腔,所述冷却腔内填充有冷却介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极耳,通过设置第一极耳片和第二极耳片,并使第二极耳片与第一极耳片之间内限定出至少一个冷却腔且冷却腔内填充有冷却介质,具有较好的散热效果,可以有效降低极耳和电芯的温度,从而使电芯的性能更加优异,延长电芯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极耳和具有其的电芯、电池模组和电池包。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动力电池包的工作电流大,产热量大,同时由于动力电池包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就会导致极耳的温升比较大。然而,当极耳的温度长期较高时,会影响电芯的性能,缩短电芯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极耳,可以有效降低极耳和电芯的温度,从而使电芯的性能更加优异,延长电芯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上述极耳的电芯。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上述电芯的电池模组。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上述电芯的电池包。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极耳,包括:第一极耳片;第二极耳片,所述第二极耳片设在所述第一极耳片的厚度方向上的一侧,所述第二极耳片与所述第一极耳片之间内限定出至少一个冷却腔,所述冷却腔内填充有冷却介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极耳,通过设置第一极耳片和第二极耳片,并使第二极耳片与第一极耳片之间内限定出至少一个冷却腔且冷却腔内填充有冷却介质,具有较好的散热效果,可以有效降低极耳和电芯的温度,从而使电芯的性能更加优异,延长电芯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极耳还包括:第三极耳片,所述第三极耳片设在所述第一极耳片和所述第二极耳片之间,所述第三极耳片上形成有至少一个冷却通道,所述冷却通道与所述第一极耳片和/或所述第二极耳片之间共同限定出所述冷却腔。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冷却通道沿所述第三极耳片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第三极耳片,所述冷却通道与所述第一极耳片和所述第二极耳片共同限定出所述冷却腔。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三极耳片的厚度方向上的一侧表面与所述第一极耳片的面向所述第三极耳片的一侧表面接触;和/或所述第三极耳片的厚度方向上的另一侧表面与所述第二极耳片的面向所述第三极耳片的一侧表面接触。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冷却通道包括:第一冷却通道,所述第一冷却通道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三极耳片的侧面;多个第二冷却通道,多个所述第二冷却通道沿所述第一冷却通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每个所述第二冷却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冷却通道连通,每个所述第二冷却通道的另一端沿所述第一冷却通道的宽度方向朝向远离所述第一冷却通道的方向延伸。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冷却通道包括彼此相连的第一通道段和第二通道段,所述第一通道段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通道段的宽度,所述第二通道段的远离所述第一通道段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三极耳片的侧面,多个所述第一冷却通道的所述一端与所述第一通道段连通。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多个所述第二冷却通道相互平行且均与所述第一冷却通道垂直,且多个所述第二冷却通道位于所述第一冷却通道的同一侧。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电芯,包括电芯本体;极耳,所述极耳为根据本发明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极耳,所述极耳设在所述电芯本体上,所述极耳的所述冷却腔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电芯本体内且另一部分位于所述电芯本体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172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