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仿形模组、曲面显示屏的制作方法及其贴合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99750.0 | 申请日: | 2020-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273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马帅;张洋高;周瑞渊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9/30 | 分类号: | G09F9/3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思诚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4 | 代理人: | 李晓霞 |
地址: | 430205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组 曲面 显示屏 制作方法 及其 贴合 系统 | ||
1.一种仿形模组,用于辅助柔性显示面板进行仿形,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四个拐角均具有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仿形模组包括仿形导向膜和位于所述仿形导向膜一侧的第一离型膜;其中,
所述仿形导向膜包括仿形部和四个夹持部,两个所述夹持部在第一方向上分别位于所述仿形部的两侧,两个所述夹持部在第二方向上分别位于所述仿形部的两侧,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交叉;其中,
所述仿形部包括拐角预留部,所述拐角预留部具有切口,其中,所述仿形导向膜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对位时,所述拐角预留部与所述缺口交叠;
并且,在所述拐角预留部和所述第一离型膜之间设置有预留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形模组,其特征在于,
至少一个所述拐角预留部包括两个预留子部,其中,两个所述预留子部分别位于所述切口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仿形模组,其特征在于,
对于一个所述拐角预留部:两个所述预留子部相对于所述切口对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形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仿形导向膜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对位时,在所述切口的延伸方向上,所述切口的靠近所述仿形部中心的边缘与所述缺口平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形模组,其特征在于,
在靠近所述仿形部的内部的一侧,所述切口的宽度为d1;在远离所述仿形部的内部的一侧,所述切口的宽度为d2;其中,d1≤d2。
6.一种曲面显示屏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作方法包括对柔性显示面板进行仿形,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四个拐角均具有缺口,其中,对所述柔性显示面板进行仿形具体包括:
将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与所述仿形模组进行对位粘合,所述仿形模组为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仿形模组;其中,所述第一离型膜位于所述仿形导向膜的远离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一侧;
去除所述第一离型膜,得到粘合有柔性显示面板的所述仿形导向膜,且在所述仿形导向膜的拐角预留部暴露预留胶;
夹持所述仿形导向膜的四个所述夹持部,所述仿形导向膜带动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在曲面仿形板上进行仿形,其中,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位于所述仿形导向膜的远离所述曲面仿形板的一侧;
对所述拐角预留部进行处理,使得所述拐角预留部与所述曲面仿形板粘结固定,得到仿形后柔性显示面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曲面显示屏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对所述拐角预留部进行处理,包括:
通过滚轮在所述拐角预留部对应的位置进行滚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曲面显示屏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去除所述第一离型膜之前,还包括:在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远离所述仿形模组的一侧涂布光学透明胶,并在所述光学透明胶之上贴附第二离型膜;
在对所述柔性显示面板进行仿形之后,所述制作方法还包括:在仿形后柔性显示面板之上贴合曲面盖板,具体包括:
去除所述第二离型膜,在仿形后柔性显示面板的远离所述仿形导向膜的一侧暴露所述光学透明胶;
所述曲面仿形板带动暴露所述光学透明胶的所述仿形后柔性显示面板进行移动,所述曲面盖板通过所述光学透明胶与所述仿形后柔性显示面板粘结贴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曲面显示屏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仿形后柔性显示面板之上贴合曲面盖板,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仿形导向膜与所述曲面仿形板进行分离,得到贴附有所述仿形导向膜的曲面显示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曲面显示屏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仿形导向膜与所述曲面仿形板进行分离,具体包括:
在所述曲面盖板一侧采用UV光对所述拐角预留部进行照射,所述预留胶粘度变小,将所述仿形导向膜与所述曲面仿形板进行分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9975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R-T-B系磁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电力储能设备和温度调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