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共轴双旋翼直升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95092.8 | 申请日: | 2020-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613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屈俊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屈俊伟 |
主分类号: | B64C27/10 | 分类号: | B64C27/10;B64C27/00;B64C27/32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 代理人: | 陈明辉 |
地址: | 242200 安徽省宣***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共轴双旋翼 直升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共轴双旋翼直升机,包括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旋翼调节装置、传动皮带张紧结构和尾翼结构;第一连杆与两个传动轴上端连接,各传动轴设置在内轴内,内轴上端设置有两个导向片,第一连杆位于两个导向片之间并与导向片活动连接,各下旋翼桨毂的外端均设置有下旋翼桨叶,各下旋翼桨毂内端分别通过第二连接片与第二定位座转动连接,各第二连接片分别通过各下桨距摇臂与第二连杆连接,第二定位座位于各下桨距摇臂之间,各下桨距摇臂分别通过各横杆与稳定臂的下端连接,稳定臂上端与第二定位座连接;本发明防止直升机自旋的同时避免了差速改变转速的装置导致结构复杂,具有结构简单、不易损坏和易操作等有益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共轴双旋翼直升机。
背景技术
直升机可以做低空、低速和机头方向不变的机动飞行,特别是可在小面积场地垂直起降。由于这些特点使其具有广阔的用途及发展前景。可以应用于短途运输、医疗救护、救灾救生、紧急营救、吊装设备、地质勘探、护林灭火、空中摄影等。现有民用单旋翼带尾桨直升机需要平衡扭矩的尾桨,且结构复杂,不易操作,常见的尾翼转向轴的垂直于地面的,尾翼左右摆动,通过在行驶过程中左右摆动,引导气流从而实现转向,但这类有一个问题是其引导的气流只能是水平方向上的气流,即直升机在行驶过程中才能实现转向,当直升机悬停时大部分气流都是从上往下流动的,左右摆动的尾翼无法改变转向的,要实现悬停时转向就要改变上下旋翼的转速,利用不同的平衡扭矩实现,此类方法增加了差速改变转速的装置导致结构复杂、且改变转速的操作复杂、需要大量的操作经验。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结构简单且易操作的共轴双旋翼直升机。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共轴双旋翼直升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旋翼调节装置、传动皮带张紧结构和尾翼结构;
所述旋翼调节装置包括上旋翼操纵结构和下旋翼操纵结构;所述上旋翼操纵结构包括两个上旋翼桨毂,各所述上旋翼桨毂的外端设置有上旋翼桨叶,各所述上旋翼桨毂内端分别通过第一连接片与第一定位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定位座套设在所内轴上,各所述第一连接片分别通过各上桨距摇臂与第一连杆连接,所述第一定位座位于各所述上桨距摇臂之间;所述第一连杆与两个传动轴上端连接,各所述传动轴设置在内轴内,所述内轴上端设置有两个导向片,所述第一连杆位于两个导向片之间并与所述导向片活动连接,所述内轴的下端与传动机连接,所述内轴的下半段套设有与所述传动机连接的外轴;所述外轴下半段套设有第二定位座,所述第二定位座的两侧均设置有下旋翼桨毂,各所述下旋翼桨毂的外端均设置有下旋翼桨叶,各所述下旋翼桨毂内端分别通过第二连接片与第二定位座转动连接,各所述第二连接片分别通过各下桨距摇臂与横杆连接,所述第二定位座位于各所述下桨距摇臂之间,各横杆与稳定臂的下端连接,所述稳定臂上端与第二定位座连接;所述横杆与第一倾斜盘连接,所述第一倾斜盘套设在所述外轴上,所述第一倾斜盘下方设置有套设在外轴上的第二倾斜盘,所述第二倾斜盘上设置有四个活动杆,各所述活动杆通过连接件与所述第二倾斜盘连接,所述第二倾斜盘下方设置有定位盘,所述定位盘上设置有与所述活动杆配合使用的两个限位单元;所述传动机下方设置有操作组,各所述活动杆通过所述操作组与操作杆传动轴连接;
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发动机,所述发动机通过传动皮带张紧结构与所述传动机连接;
所述机架尾端设置有倾斜尾翼结构,所述倾斜尾翼结构包括设置在机架两侧的尾翼,各尾翼之间分别设置有用于调节各尾翼的调节杆,所述调节杆通过尾翼升缩杆与驾驶舱的转向踏板连接。
作为优选,各所述上旋翼桨毂与各所述下旋翼桨毂的一端均设置有安装槽,各所述上旋翼桨叶和各所述下旋翼桨叶的一端位于各安装槽内并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
作为优选,各两个相邻的活动杆之间均设置有限位单元,各所述限位单元包括延伸杆,所述延伸杆的一端与所述定位盘连接,所述延伸杆的另一端设置有两个用于对所述活动杆进行限位的限位杆,所述传动机位于所述定位盘正下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屈俊伟,未经屈俊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9509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转辙机用手动安全开关
- 下一篇:一种基于模糊逻辑的动态窗口避障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