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马铃薯营养糊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79243.0 | 申请日: | 2017-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721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张惠玲;田聪;白玉婷;任薇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惠玲 |
主分类号: | A23L19/12 | 分类号: | A23L19/12;A23L33/135;A23L33/125;A23L33/19;A23L7/152;A23L19/10;A23L25/00;A23L31/00;A23L11/00;A23L3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盛铭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17 | 代理人: | 栗华楠 |
地址: | 750002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马铃薯 营养 | ||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马铃薯营养糊。所述的马铃薯营养糊,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马铃薯糊发酵液75份,大米胚芽20份、枸杞2份、山药2份、茯苓1.5份、莲子2份、蕨麻1份、银耳1.5份、红豆1.5份。制备马铃薯浆时葡萄糖及奶酪蛋白的添加使微生物生长良好,能够保证产生EPS不小于470mg/L;马铃薯糊经过微生物半发酵,发酵产物丰富,具有一定的乳香、焦香、薯香、发酵香,香味物质含量达到8‑10.3μg/100mL。
本申请为发明专利《一种发酵型马铃薯营养糊产品以及制备方法》的分案申请,原案申请的申请日为2017年5月17日,申请号为2017103464980,发明名称为《一种发酵型马铃薯营养糊产品以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马铃薯营养糊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农业部启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以来,全国掀起了马铃薯主粮化产品开发与研究,把马铃薯加工制作成全粉馒头、面条、煎饼等适合中国人膳食习惯的主食。目前,对马铃薯的加工以脱水产品马铃薯全粉为主。以全粉添加小麦后制的马铃薯馒头、米粉、马铃薯淀粉、全粉、马铃薯复配粉、各种糕点、面包等产品,但由于马铃薯脱水加工成为全粉的过程,以此加工的产品价格远远高于现有小麦产品,没有市场竞争力。
21世纪是追求营养健康食品的时代,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健康意识加强,营养健康食品是人们的首选,本发明利用马铃薯的低热量、高营养高膳食纤维、富含维生素的特征,并直接以鲜薯为原料直接加工而制成的营养健康产品。
宁夏是我国马铃薯主要产区,是宁夏农业五大战略性主导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2015年被纳入国家马铃薯主食产品及产业开发试点地区。宁夏马铃薯资源丰富,并且具有质量品质优良的特征,特别是在固原、同心一带马铃薯产区的马铃薯宁薯9号,加工特性优良,含淀粉梁高,而且薯香独特,红皮黄肉淀粉型土豆,组织结构疏沙软绵,薯香浓郁口感香甜柔软,特别适合加工马铃薯主食化产品。
宁夏也是产优质大米的重要省市之一,从古至今,民间老百姓流传一句话:吃“宁夏大米”不吃菜也能吃三碗。“宁夏大米”代表品种“宁粳43号”,在2009年全国优质食味粳稻品评会上独占鳌头,是国内20个参评品种中评分唯一高出国际公认最好吃的日本“越光”大米,但是,在大米加工产业中,有相当多的米糠辅料,其中有20%的大米胚芽,却随着米糠以低廉的价格作饲料了。胚芽蕴含丰富的蛋白质、淀粉、膳食纤维、多种维生素及生物活性物质,且含微量元素钙、铁、锌、硒等.大米胚芽中含有粗蛋白20.80%、粗脂肪20.70%、膳食纤维、磷、钾、镁、钙等矿物质,每100克胚芽中含有维生素B1 450微克、维生素B2 360微克、维生素B6、维生素h、维生素B12、维生素E 3730微克、不饱和脂肪酸及其它4210微克。维他命K1000还含有肌醇、胆碱、对氨基笨甲酸、谷维素、维他命L、植酸、泛酸、芋酸、生物素等生物活性物质。长期食用胚芽米能够降低血清胆固醇、软化血管、提高人体的新陈代能力,对预防冠心病、糖尿病、香港脚、遏制肥胖等具有良好的作用。
本发明,可以使其综合利用,提高附加值,对宁夏大米加工业的产业提高经济效益有促进作用,同时也是推动对宁夏马铃薯与大米产业链的延伸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发酵型马铃薯营养糊产品及其制备方法。
所述的发酵型马铃薯营养糊产品,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马铃薯糊发酵液75-85份,大米胚芽10-20份、枸杞1-2份、山药1-2份、茯苓0.5-1.5份、莲子1-2份、蕨麻0.5-1份、银耳0.5-1.5份、红豆0.5-1.5份;
所述马铃薯糊发酵液的制备方法如下:
(1)马铃薯焦香粉的制备:马铃薯去皮、切片后80-90℃低温烘烤60-70min后进行粉碎,粉碎后过100目筛,制得马铃薯焦香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惠玲,未经张惠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792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