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齿轮精锻模具的热处理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75835.5 | 申请日: | 2020-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449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陈爱军;李桂法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伟一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30 | 分类号: | C21D1/30;C21D1/72;C21D6/04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郭微 |
地址: | 224000 江苏省盐城市盐城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齿轮 锻模 热处理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齿轮精锻模具的热处理工艺,所述齿轮精锻模具呈矩形板状结构,该齿轮精锻模具的表面中间开设有齿轮孔,所述热处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模具预处理、S2.稳定化处理、S3.模具切槽、S4.分段加热、S5.深冷处理;在模具预处理后对其进行稳定化处理,即通过去应力退火先消除部分应力,高温加热时,对齿轮精锻模具进行分段加热,处在加热段以外的区域的温度相对较低,能够对被加热段区域产生的形变产生阻碍作用,进一步减小齿轮精锻模具的在热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形变量,并结合之前在齿轮孔的周向上开设的多个弧形切槽,通过切通引流,进一步分散并释放应力,从而大大减小了高温热处理过程中模具产生的形变量,提高了模具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具热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齿轮精锻模具的热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齿轮精锻模具具有生产效率高、节省原材料、降低生产成本、产品性能好和精度高等特点,在齿轮加工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齿轮精锻模具在机械加工后需要进行热处理,热处理是提高齿轮精锻模具使用寿命的重要环节。调查表明:因热处理工艺或操作不当而导致模具断裂失效占失效总数的60%左右。因此,在齿轮精锻模具生产中,需要进行正确的热处理工艺操作。
目前较为通用的模具热处理工艺主要步骤是:机械粗加工-球化退火-淬火-回火,上述处理工艺存在如下缺点:由于热处理过程中马氏体相变具有表面浮凸效应,高温热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形变,影响模具精度;处理后的齿轮精锻模具内仍残留不少奥氏体,模具使用过程中在磨削热的作用下,会发生回火转变,从而产生组织应力,导致其容易开裂。
为此,如何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是本发明研究的课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齿轮精锻模具的热处理工艺。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齿轮精锻模具的热处理工艺,所述齿轮精锻模具呈矩形板状结构,该齿轮精锻模具的表面中间开设有齿轮孔,所述热处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模具预处理:采用高速钢加工制作齿轮精锻模具,清洁制作完成后的齿轮精锻模具,并将其放置于干燥箱内进行干燥处理,之后取出干燥后的齿轮精锻模具,在齿轮精锻模具的各个表面涂覆一层耐高温抗氧化涂料;
S2.稳定化处理:将齿轮精锻模具放置于加热炉内,调整加热温度至630℃~645℃,保温2~3h后空冷;
S3.模具切槽:在齿轮精锻模具的表面开设多个弧形切槽,多个所述弧形切槽沿所述齿轮孔的周向均匀等距排列;
S4.分段加热:将齿轮精锻模具放置于空气炉内,控制加热温度在400℃~650℃,对齿轮精锻模具进行预热,采用电磁感应加热器加热齿轮精锻模具,并将齿轮精锻模具沿其长度方向划分多个长度相同的加热段,所述加热段的宽度与所述电磁感应加热器的加热环的宽度相同,加热过程中将加热环套设于加热段上,并逐步对齿轮精锻模具的每个加热段进行加热,电磁感应加热器的加热环温度控制在1010℃~1025℃,每个加热段的加热时间保持在3~4h,冷却后将齿轮精锻模具放入空气炉内在200℃~250℃条件下回火1~2h;
S5.深冷处理:将经步骤S4处理完后的齿轮精锻模具取出,放入低温冷却箱中通入液态氟,使其在-100℃~-120℃条件下冷处理2~3h,处理完毕后使齿轮精锻模具升至常温,并再次将齿轮精锻模具放入空气炉内于200℃~250℃条件下回火1~2h。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在进行所述深冷处理步骤前,在齿轮精锻模具表面涂覆供硼剂,之后将其置入加热炉内,在850℃~950℃条件下保温2~5h。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供硼剂由非晶态硼粉、催渗剂及二氧化硅填料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伟一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未经盐城伟一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7583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