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光和质子耦合作用模拟神经突触功能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566482.2 | 申请日: | 2020-06-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839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 发明(设计)人: | 诸葛飞;徐慧文;鹿文博;张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6N3/067 | 分类号: | G06N3/067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刘诚午 |
| 地址: | 31520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光和 质子 耦合 作用 模拟 神经 突触 功能 方法 | ||
1.一种利用光和质子耦合作用在质子导体器件中模拟神经突触功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质子导体器件由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衬底、质子导体薄膜和电极阵列组成,所述方法为用光照射已经施加有电信号的两个电极之间的质子导体薄膜,利用所述两个电极测量所述质子导体薄膜在光照下产生的光电响应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质子导体薄膜的材料为氧化石墨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质子导体薄膜的厚度为10~1000n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的材料为金属、导电氧化物、导电碳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阵列中相邻电极的间距为100nm~1mm,所述每个电极的厚度分别独立为20~1000nm。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照的波长为390~780nm,光功率密度为10μW/cm2~100mW/cm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质子导体器件的功率为0.1~100pW。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6648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获取落球高度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穿墙风管预制安装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