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雾化烧蚀与电解组合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63364.6 | 申请日: | 2020-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986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邱明波;许超;陈庆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H5/02 | 分类号: | B23H5/02;B23H11/00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贺翔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雾化 电解 组合 加工 方法 | ||
1.一种雾化烧蚀与电解组合加工方法,其特种在于两个加工方法的组合过程,分为以下步骤:第一是电火花放电诱导烧蚀加工,电源使用电火花脉冲电源,工作液与可助燃气体经过雾化装置形成均匀的雾化介质喷入加工区域,经过电火花放电诱导形成的活化金属基体与介质中的可助燃气体发生氧化燃烧反应,释放出大量的热量,其可实现高效地材料蚀除过程;
第二是电解加工,在烧蚀加工的基础上,在同一工位、同一电极下完成,保证前后加工过程的一致性,电源使用电解修整电源,关闭氧气供给通道,工作液变换为电解液,外冲液和内冲液同时进行,工件和电极浸没在电解液中进行电解加工,通过移动电极对烧蚀加工表面进行修整,完全去除表面变质层、残余内应力等缺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烧蚀与电解组合加工方法,其特征是整个加工过程中是两种加工方法的组合过程,第一步进行雾化烧蚀加工,第二步进行电解加工,该加工方法综合了烧蚀加工高效和电解加工表面无变质层的特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烧蚀与电解组合加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能与待加工工件基体金属材料发生燃烧放热反应的气体为氧气、氯气、氮气、乙炔、氟气中的一种或其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烧蚀与电解组合加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雾化介质中的工作液为自来水或者非可燃水溶性工作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烧蚀与电解组合加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气体压力为0.01~9MPA,工作液压力为0.01~9MPA。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烧蚀与电解组合加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雾化介质是具有压力的气体与具有压力的工作液在雾化装置内进行混合形成的直径为0.1-100μm的雾滴,它能保障雾滴进入放电间隙内部参与放电过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烧蚀与电解组合加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电解加工过程中的电解液为NaCl、NaNO3、NaClO3等一种或几种的组合电解液。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烧蚀与电解组合加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雾化烧蚀加工中气体从管状电极内部通入;电解加工中电解液从管状电极内部、从加工区域侧面喷入或者两者同时喷入加工区域。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烧蚀与电解组合加工方法,其特征是在加工过程中所使用的工具电极材料为导电材料,它能做振动、旋转或成型运动,通过改变工具电极与工件的安装位置,使其适合铣削、深型盲孔加工工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6336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