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轻/超重非硅离型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60959.6 | 申请日: | 2020-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485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发明(设计)人: | 金闯;裴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仓斯迪克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J7/04 | 分类号: | C08J7/04;C08J7/044;C08J7/043;C09J7/40;C09D165/00;C09D5/24;C09D5/00;C09D133/04;C09D5/20;C09D7/63;C08L67/02 |
代理公司: | 苏州睿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77 | 代理人: | 李明 |
地址: | 2154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重 非硅离型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超轻/超重非硅离型膜,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材层,涂布于所述基材层上的抗静电底涂层,以及涂布于所述抗静电底涂层上的非硅离型涂层;
所述非硅离型涂层是由按重量份计的如下组分制备而成的:酯类溶剂500-1000份、酮类溶剂50-500份、氨基改性的丙烯酸类树脂0-300份、含羟基丙烯酸树脂0-300份、固化剂5-50份,且氨基改性的丙烯酸类树脂和含羟基丙烯酸树脂的总量为300份;
所述氨基改性的丙烯酸类树脂的粘度为100-300CPS,分子量为3-6万;所述含羟基丙烯酸树脂的粘度为200-500CPS,分子量为4-7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轻/超重非硅离型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层的材料为PET、BOPP或PE,厚度为25-188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轻/超重非硅离型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酯类溶剂选自乙酸乙酯、醋酸丁酯、乙酸异丁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酮类溶剂选自丙酮、丁酮、甲基异丁酮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轻/超重非硅离型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剂为甲苯二异氰酸酯和/或多苯基甲烷多异氰酸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轻/超重非硅离型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静电底涂层是由按重量份计的如下组分制备而成的:浓度为5%~8%的聚噻吩水溶液100份、固化剂10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轻/超重非硅离型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静电底涂层的厚度为0.2-2u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轻/超重非硅离型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超轻/超重非硅离型膜对NITTO 31B胶带的离型力范围为5-800gf/inch,对TESA7475胶带的离型力范围为30-1000gf/inch。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超轻/超重非硅离型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在基材上涂布抗静电底涂液,经烘烤后,形成抗静电底涂层;
将500-1000份酯类溶剂、50-500份酮类溶剂、0-300份氨基改性的丙烯酸类树脂、0-300份含羟基丙烯酸树脂、5-50份固化剂配置成涂布液;
在抗静电底涂层上涂布所述涂布液,经烘烤后,形成非硅离型涂层;
将得到的半成品熟化,得非硅离型膜成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超轻/超重非硅离型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静电底涂层采用微凹涂布、挤压涂布或网辊涂布的方式进行涂布,湿涂量为6-10g/m2,涂布后烘烤温度为80-120℃,烘烤时间为10-30秒。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超轻/超重非硅离型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硅离型涂层采用微凹涂布、挤压涂布或网辊涂布的方式进行涂布,湿涂量为6-10g/m2,涂布后烘烤温度为80-130℃,烘烤时间为30-60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仓斯迪克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太仓斯迪克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6095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