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标的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34186.4 | 申请日: | 2020-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763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王金龙;周卫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旗尚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18/04 | 分类号: | C22C18/04;C22C18/02;C22C18/00;C25D3/12;C25D3/40;C25D3/48;C25D5/12;C25D5/34;B05D7/00;B05D5/06;B05D3/02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王玉国 |
地址: | 21500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标的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车标的制作方法,先配制锌合金粉末,将锌合金粉末通过压铸机压铸成型为车标坯体;再对车标坯体进行精雕加工,反射面区域细化雕刻,形成多角度反射面,黑色网格区域,将网格线的线条修细;继而对精雕坯体进行表面镀金处理,超声波清洗后在活化溶液中表面活化,中和后的坯件浸入镀池溶液中镀碱铜,再中和后的坯件浸入溶液中镀酸性光亮铜,镀酸性光亮铜的坯件浸入镀镍池溶液中镀镍,镀镍后的坯件浸入镀金池溶液中镀金;最后上色,在黑色网格区域加注黑色单组分硝基油漆,在反射面区域填充红色单组分硝基染料。科学配比的锌合金粉末,提高表面硬度及加工性能;先进电镀和上色工艺,保证表面颜色的稳定性及耐候性,提高耐磨性及抗变色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标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车标的基材多数为塑料材质,通过在车标基材上进行表面处理,形成车标。汽车车标是汽车品牌的标志,是不可缺少部分。其缺点是:汽车车标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表面的镀层容易磨损。另外,汽车车标都是单独作为一个零件存在,颜色单一,都是金色银亮光的单色车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融合了中国传统景泰蓝工艺的掐丝填色手法,提供一种车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车标的制作方法,特点是:包括以下步骤:
(一)配制锌合金粉末,成分的质量百分含量为:锌65~88%,铝3~15%,铜0.5%~8%,镁4~17%;
(二)将锌合金粉末通过压铸机压铸成型为车标坯体;
(三)将压铸成型的车标坯体进行精雕加工,用半圆刀具在车标坯体的反射面区域和黑色网格区域进行精雕加工;
反射面区域细化雕刻,形成可多角度反光的反射面;
黑色网格区域,将网格线的线条修细,并做出边缘凸起;
(四)对精雕坯体进行表面镀金处理,包括以下步骤:
41)将坯件固定于挂架上在清洗液中进行超声波清洗;
42)将清洗后的坯件在活化溶液中表面活化,活化溶液配比为:硫酸3.5~5%,氢氟酸3~7%,其余为纯水;活化温度为20~35℃,活化时间为25~35分钟;
43)将活化后的坯件浸入中和溶液中,中和溶液配比为:氰化钠3~5.5g/l的纯水溶液,进行表面中和;
44)将中和后的坯件浸入镀池溶液中镀碱铜,镀池溶液配比为:氰化亚铜12~35g/l,氰化钠65~86g/l,其余为纯水;匹配电压为3.5~5.5V,时间5~8分钟;
45)将镀碱铜后的坯件浸入溶液中进行中和,中和溶液配比为:硫酸8~12%,其余为纯水;
46)将中和后的坯件浸入溶液中镀酸性光亮铜,溶液配比为:硫酸铜45~70mg/l,硫酸25~45ml/l,其余为纯水;温度为20~35℃,时间为12~30秒;
47)将镀酸性光亮铜的坯件浸入镀镍池溶液中镀镍,镀镍池溶液配比为:硫酸镍120~200g/升,氯化镍12~25g/升,其余为纯水,于5.5~7.5V电压下浸镀8~10分钟;
48)将镀镍后的坯件浸入镀金池溶液中镀金,镀金池溶液配比为:氰化金钾0.8~1.2g/l,导电盐40~65g/l,其余为纯水,镀液PH值为8~11,于5.5~7.5V电压下浸镀45~85秒;
(五)坯件置于固定架上进行上色;
在黑色网格区域加注黑色单组分硝基油漆,每个菱形格内填充饱满,填色后静置,进入烤箱使表面固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旗尚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旗尚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3418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放大机构的液位面测量装置
- 下一篇:一种迁移节变式高安全性汽车制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