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发动机余热的空调压缩机驱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33902.7 | 申请日: | 2020-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228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发明(设计)人: | 曾惠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道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G5/00 | 分类号: | F02G5/00;F01B2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广技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842 | 代理人: | 崔征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发动机 余热 空调 压缩机 驱动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发动机余热的空调压缩机驱动装置,包括机箱、输入管道和储气罐,所述机箱的上部一侧外壁分布有吸热风扇,且吸热风扇的外部设置有外壳,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中部分布有阀门,所述储气罐分布于汽化器的外端上部,且储气罐的上部分布有气动马达,所述气动马达的外部分布有马达安装壳,且马达安装壳的两侧固定有固定螺母,所述气动马达的一端连接有传动皮带,且传动皮带的另一端连接有压缩机本体。该利用发动机余热的空调压缩机驱动装置设置有吸热风扇、汽化器、储气罐和气动马达,通过吸热风扇的可将发动机的余热进行收集,之后通过汽化器和气动马达的转化进行再次利用,从而充分利用发动机的余热,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压缩机驱动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利用发动机余热的空调压缩机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空调压缩机是在空调制冷剂回路中起压缩驱动制冷剂的作用;空调压缩机一般装在室外机中;空调压缩机把制冷剂从低压区抽取来经压缩后送到高压区冷却凝结,通过散热片散发出热量到空气中,制冷剂也从气态变成液态,压力升高,空调压缩机的工作回路中分蒸发区(低压区)和冷凝区(高压区),空调的室内机和室外机分别属于低压或高压区(要看工作状态而定),制冷剂再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通过毛细管喷射到蒸发器中,压力骤降,液态制冷剂立即变成气态,通过散热片吸收空气中大量的热量,这样,空调压缩机不断工作,就不断地把低压区一端的热量吸收到制冷剂中再送到高压区散发到空气中,起到调节气温的作用,发动机是一种能够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包括如内燃机(往复活塞式发动机)、外燃机(斯特林发动机、蒸汽机等)、喷气发动机、电动机等;如内燃机通常是把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发动机既适用于动力发生装置,也可指包括动力装置的整个机器(如:汽油发动机、航空发动机);发动机最早诞生在英国,所以,发动机的概念也源于英语,它的本义是指那种“产生动力的机械装置,燃料在内燃机内燃烧所产生的热量,一部分转化为发动机运转的有效功,一部分随着排气散失到大气中,其余的通过冷却介质带走,综合各方面因素汽油机的热效率在30%左右,柴油机的最高热效率也仅有45%,这样大大造成能量的浪费,因此,我们需要一种利用发动机余热的空调压缩机驱动装置。
市场上在发动机的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而这些热量大多都没有被进行利用,使得大大降低发动机的利用率,大大造成资源的浪费,给使用人员带来了麻烦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利用发动机余热的空调压缩机驱动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发动机余热的空调压缩机驱动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市场上在发动机的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而这些热量大多都没有被进行利用,使得大大降低发动机的利用率,大大造成资源的浪费,给使用人员带来了麻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利用发动机余热的空调压缩机驱动装置,包括机箱、输入管道和储气罐,所述机箱的上部一侧外壁分布有吸热风扇,且吸热风扇的外部设置有外壳,所述外壳的四角固定有固定螺钉,且外壳的外部分布有嵌入槽,所述输入管道连接于吸热风扇的内端,且输入管道的下端设置有冷凝机构,所述冷凝机构的下端连接有第一连接管,且第一连接管的中部设置有单项阀,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下端连接有储液罐,且储液罐的下端一侧外壁固定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中部分布有阀门,且第二连接管的另一端连接有汽化器,所述储气罐分布于汽化器的外端上部,且储气罐的上部分布有气动马达,所述气动马达的外部分布有马达安装壳,且马达安装壳的两侧固定有固定螺母,所述气动马达的一端连接有传动皮带,且传动皮带的另一端连接有压缩机本体。
优选的,所述吸热风扇和外壳通过嵌入槽与机箱之间构成嵌入式结构,且外壳和吸热风扇与机箱之间分布于同一平面内。
优选的,所述冷凝机构包括有壳体、冷液输入管、固定套筒、冷液输出管和分流管道,所述壳体的上端固定有冷液输入管,且冷液输入管与壳体之间分布有固定套筒,所述壳体的下端固定有冷液输出管,且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分流管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道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道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3390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煤矿智能轨道迈步移动系统
- 下一篇:一种北方山区冷水鱼养殖水体处理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