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麸质板栗蛋糕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0487305.5 申请日: 2020-05-28
公开(公告)号: CN111587900A 公开(公告)日: 2020-08-28
发明(设计)人: 周葵;张雅媛;陈庆金;韦颖慧;游向荣;李明娟;卫萍;王颖 申请(专利权)人: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主分类号: A21D2/16 分类号: A21D2/16;A21D2/34;A21D2/36;A21D13/80
代理公司: 南宁新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19 代理人: 但玉梅
地址: 530007 广西壮族*** 国省代码: 广西;4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无麸质 板栗 蛋糕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麸质板栗蛋糕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无麸质板栗蛋糕是由以下原料按重量份组合制备得到:板栗粉40份、大米粉20份、黄油10‑12份、醋2份、白砂糖30份、泡打粉2份、水45份和鸡蛋,鸡蛋的用量为每40g板栗粉对应使用2个鸡蛋;制备方法包括:制备硬性发泡的蛋白;制备蛋黄面糊;混合烤制;本发明通过采用适宜的板栗粉与大米粉配比,控制糖添加量、泡打粉添加量、水添加量、烘烤时间等,制作出一款色泽金黄、弹性好、内部蜂巢状孔洞均匀、口感细腻的无麸质板栗蛋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麸质板栗蛋糕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无麸质健康饮食观念的普及,无麸质饮食已逐步成为常规需求品。我国盛产大米,大米富含B族维生素、膳食纤维、大米蛋白,其必需氨基酸构成完整、过敏性低,具有助消化、补脾和胃、维持血糖平衡等功效。板栗粉具有独特香气、甜糯口感,富含必需氨基酸、膳食纤维、钾、镁、钙、多酚、鞘脂、生育酚等多种营养活性成分,能有效补充身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健脾养胃、延缓衰老、增强体质等功效。以板栗粉、大米粉为原料制作无麸质蛋糕,可有效赋予食品营养元素,增强营养食疗功效。无麸质蛋糕的原料中不含面筋蛋白,无法在发酵过程中形成面筋网络结构,导致蛋糕内部形成不明显不疏松孔洞、膨松性变差、硬度增加、口感较粗糙等问题。与此同时,板栗粉中含有不同种类的糖(例如棉籽糖、葡萄糖、木糖、阿拉伯糖、麦芽糖、甘露糖、半乳糖等)、不同种类的氨基酸(天冬氨酸、谷氨酸、赖氨酸、精氨酸等)等成分,在蛋糕烘烤过程中,易发生焦糖化反应、美拉德反应等褐变反应导致无麸质板栗蛋糕褐变,影响消费者食欲。

公开号为CN109479936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无麸质谷物蛋糕,其是通过添加大豆、乳酸杆菌和谷氨酰胺转氨酶,增加了无麸质谷物面糊的的粘弹性、保气性,提高了无麸质谷物蛋糕的质地、体积,使无麸质谷物蛋糕不仅具有小麦蛋糕良好的口感,而且营养丰富、风味佳,但该发明采用的工艺需要进行三次发酵,使得制备周期长,制备难度大。

因此,有必要研究开发一种工艺简单、而口感良好的无麸质板栗蛋糕的新的制备配方和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无麸质板栗蛋糕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采用适宜的板栗粉与大米粉配比,控制糖添加量、泡打粉添加量、水添加量、烘烤时间等,制作出一款色泽金黄、弹性好、内部蜂巢状孔洞均匀、口感细腻的无麸质板栗蛋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无麸质板栗蛋糕的制备方法,是由以下原料按重量份组合制备得到:板栗粉40份、大米粉20份、黄油10-12份、醋2份、白砂糖30份、泡打粉2份、水45份和鸡蛋,鸡蛋的用量为每40g板栗粉对应使用2个鸡蛋;

制备方法如下:

(1)制备硬性发泡的蛋白:取2个鸡蛋,将蛋清和蛋黄分离在不同的容器中,在放置蛋清的容器中加入2份醋,用电动搅拌器进行搅拌,起泡后加入1/3的白砂糖,继续搅拌起泡,并将剩余的白砂糖分两次加入,待发泡的蛋白形成突起、变得有光泽后,低速档继续搅拌1min整理纹理,形成硬性发泡的蛋白;

(2)制备蛋黄面糊:将步骤(1)剩余的蛋黄打散,将水、黄油倒入蛋黄液中搅拌均匀;再将板栗粉、大米粉和泡打粉多次少量过筛加入到蛋黄液中,搅拌至无颗粒状,制成蛋黄面糊;

(3)混合烤制:将硬性发泡的蛋白多次少量加入蛋黄面糊中,翻拌混合均匀得蛋糕糊;将蛋糕糊倒入模具中,轻轻摇晃模具,使面糊表面平整;放入至预热到上下火150℃的烤箱中烘烤35min;烘烤结束把模具震两下使水汽散出、倒扣使防止蛋糕凹陷。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板栗粉、大米粉和泡打粉过50目筛。

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放入烤箱前,还包括将模具在平整的面板上轻轻震落几次,赶走蛋糕糊中的空气的步骤。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8730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