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提升固态硬盘数据通路可靠性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67759.6 | 申请日: | 2020-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251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4 |
发明(设计)人: | 高湾湾;臧鑫;冯元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忆联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6 | 分类号: | G06F3/06;G06F11/1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精英专利事务所 44242 | 代理人: | 巫苑明 |
地址: | 51806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升 固态 硬盘数据 通路 可靠性 方法 装置 计算机 设备 存储 介质 | ||
1.提升固态硬盘数据通路可靠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NVMe接收主机发出的命令;
判断主机发出的命令是否为写命令;
若为写命令,则NVMe将待写入数据从主机取出,并对待写入数据增加校验位,将增加校验位后的待写入数据存储至DRAM,同时将写命令传递至FTL;
FTL根据写命令更新映射表,并将写命令传递至NFC;
NFC从DRAM中取出待写入数据,并对待写入数据进行校验;
判断待写入数据校验是否通过;
若是通过,将待写入数据写入闪存中;
若未通过,则进行错误处理;
其中,NVMe对每笔从主机到DRAM的数据,即待写入数据,均调用校验模块,在写入DRAM时加入校验比特,具体开销由校验算法决定;校验算法为奇偶校验算法、汉明校验算法、MD5校验算法、异或校验算法、循环冗余校验算法的其中一种,校验位为校验比特,其比特大小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其中,NFC从DRAM中取出待写入数据时,调用校验模块进行检错,使用同一校验算法对该笔数据重新进行校验,再跟DRAM中已有的校验比特进行对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固态硬盘数据通路可靠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判断主机发出的命令是否为写命令”中,若不为写命令,则NVMe将主机发出的命令传递至FTL;
FTL根据命令查询映射表中的对应项,将映射结果更新至命令中,并将更新后的命令传递至NFC;
NFC将待读取数据从闪存中读出,并对待读取数据增加校验位,将增加校验位后的待读取数据存储至DRAM,同时将命令处理结果通过FTL传递至NVMe;
NVMe从DRAM中取出待读取数据,并对待读取数据进行校验;
判断待读取数据校验是否通过;
若是通过,将待读取数据搬移至主机缓存中;
若未通过,则进行错误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升固态硬盘数据通路可靠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VMe通过PCIE接口将待写入数据从主机取出或将待读取数据搬移至主机缓存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升固态硬盘数据通路可靠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错误处理包括以下步骤:
对主机发出的命令重新生成,并对重新生成的命令进行校验;
判断重新生成的命令校验是否通过;
若是通过,将返回执行步骤“判断主机发出的命令是否为写命令”;
若未通过,则传递给主机,设备出现了错误的提示,主机对设备进行复位。
5.提升固态硬盘数据通路可靠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单元,第一判断单元,取出增加存储传递单元,更新传递单元,第一取出校验单元,第二判断单元,写入单元,及处理单元;
所述接收单元,用于NVMe接收主机发出的命令;
所述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主机发出的命令是否为写命令;
所述取出增加存储传递单元,用于NVMe将待写入数据从主机取出,并对待写入数据增加校验位,将增加校验位后的待写入数据存储至DRAM,同时将写命令传递至FTL;
所述更新传递单元,用于FTL根据写命令更新映射表,并将写命令传递至NFC;
所述第一取出校验单元,用于NFC从DRAM中取出待写入数据,并对待写入数据进行校验;
所述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判断待写入数据校验是否通过;
所述写入单元,用于将待写入数据写入闪存中;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对主机发出的命令进行错误处理;
其中,NVMe对每笔从主机到DRAM的数据,即待写入数据,均调用校验模块,在写入DRAM时加入校验比特,具体开销由校验算法决定;校验算法为奇偶校验算法、汉明校验算法、MD5校验算法、异或校验算法、循环冗余校验算法的其中一种,校验位为校验比特,其比特大小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其中,NFC从DRAM中取出待写入数据时,调用校验模块进行检错,使用同一校验算法对该笔数据重新进行校验,再跟DRAM中已有的校验比特进行对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忆联信息系统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忆联信息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6775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