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定位方法、融合定位基站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50400.8 | 申请日: | 2020-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745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4 |
发明(设计)人: | 邓志吉;程淼;刘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5/02 | 分类号: | G01S5/02;G01S5/04;G01S13/86;H04W64/00;H04W4/8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张丹红 |
地址: | 31005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位 方法 融合 基站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定位方法、融合定位基站及存储介质。该定位方法应用于包括有源定位基站和无源定位基站的融合定位基站,其中,所述有源定位基站的有源探测范围和所述无源定位基站的无源探测范围之间具有重合的探测区域,所述定位方法包括:通过所述有源定位基站执行定位得到所述探测区域内的有源位置信息,并通过所述无源定位基站执行定位得到所述探测区域内的无源位置信息;根据所述有源位置信息和所述无源位置信息确定所述探测区域中目标对象的融合定位结果。该方案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基于有源定位技术进行定位存在定位误差,或容易因遮挡或挪移导致无法定位的问题,基于位置关联融合的方法降低了定位误差以及因遮挡或挪移而导致的定位丢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定位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定位方法、融合定位基站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室内(或室外)定位应用中,常见的有两类,一类是模糊定位,一类是精准定位。通常,模糊定位,就是指被定位目标的坐标无法获取,而只是知道目标在某一模糊区域,而无精确坐标,这类定位也叫0维(只知道目标在以基站为中心的某一范围内,而无任何坐标相关值)或1维(只有距离信息,只知道目标在以基站为中心的某一距离的圆上)定位;精准定位,就是能获取到被定位目标的具体2维或者3维坐标,知道目标所在的位置。
以上两类定位大都是有源定位,也就是被定位目标需要佩戴一个有源标签,好处是可以知道目标的身份信息,但相应的,这种有源定位会有两个问题,一个是标签容易被遮挡,比如放在书包里面、贴身佩戴等,一旦被遮挡,将无法定位;另外一个是,标签的位置并不一定是真实位置,比如:很多标签做成手表形式,当手展开,人的身体和手腕距离还是比较远的,这就引起了误差,导致判断出错,如果在监狱这类应用时,仅仅把手臂伸出监室外,就可能触发错误警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定位方法、融合定位基站及存储介质,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基于有源定位技术进行定位存在定位误差,或容易因遮挡或挪移导致无法定位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定位方法,应用于包括有源定位基站和无源定位基站的融合定位基站,其中,所述有源定位基站的有源探测范围和所述无源定位基站的无源探测范围之间具有重合的探测区域,所述定位方法包括:通过所述有源定位基站执行定位得到所述探测区域内的有源位置信息,并通过所述无源定位基站执行定位得到所述探测区域内的无源位置信息;根据所述有源位置信息和所述无源位置信息确定所述探测区域中目标对象的融合定位结果。
在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根据所述有源位置信息和所述无源位置信息确定所述探测区域中目标对象的融合定位结果包括:对所述有源位置信息和/或所述无源位置信息进行坐标转换,使得在坐标转换后所述有源位置信息和所述无源位置信息均基于目标坐标系;根据基于所述目标坐标系的所述有源位置信息和所述无源位置信息,确定所述探测区域中目标对象的融合定位结果。
在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对所述有源位置信息和/或所述无源位置信息进行坐标转换,使得在坐标转换后所述有源位置信息和所述无源位置信息均基于目标坐标系包括以下之一:在所述目标坐标系为以所述无源定位基站的位置为原点的无源坐标系的情况下,基于所述有源定位基站和所述无源定位基站之间的位置偏移量,将所述有源位置信息转换为基于所述无源坐标系的有源位置信息;在所述目标坐标系为以所述有源定位基站的位置为原点的有源坐标系的情况下,基于所述有源定位基站和所述无源定位基站之间的位置偏移量,将所述无源位置信息转换为基于所述有源坐标系的无源位置信息;在所述目标坐标系为以预设基准位置为原点的基准坐标系的情况下,基于所述有源定位基站的位置和所述预设基准位置之间的位置偏移量将所述有源位置信息转换为基于所述基准坐标系的有源位置信息,基于所述无源定位基站的位置和所述预设基准位置之间的位置偏移量将所述无源位置信息转换为基于所述基准坐标系的无源位置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504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绝缘斗臂车监控系统
- 下一篇:一种一体成型功率电感用线圈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