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双重病毒灭活作用的口罩附件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27633.6 | 申请日: | 2020-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711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金丽果;王小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大学 |
主分类号: | A41D13/11 | 分类号: | A41D13/11;A41D31/04;A41D31/30;C09K5/16;A41D3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许莹莹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双重 病毒 作用 口罩 附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卫生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双重病毒灭活作用的口罩附件,所述口罩附件包括两层双面带胶的无纺布,从外至里分别为第一层无纺布和第二层无纺布,所述第一层无纺布外侧的一侧设有一层光响应氧化锌粉末,另一侧设有一层发热剂,所述发热剂为通过按压方式释放热量;所述第一层无纺布和第二层无纺布之间设有一层中药粉末。本发明利用发热剂释放50~60度高温,氧化锌可见光激发产生活性氧(ROS)双重抗病毒,同时结合中药金花清感颗粒,遮盖口罩的异味感,以及隔热作用,减少发热时佩戴的不适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卫生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双重病毒灭活作用的口罩附件及其制备 方法。
背景技术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已经成为世界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可预见的未来,口 罩依旧会是主要的防疫工具,但常规口罩存在以下的缺点:
1、本身不具备抗病毒的能力,甚至有可能成为病毒传播的媒介;
2、长期佩戴会有异味感。
此外,复工时,人难免会接触电梯按键,门把手等物体,这些操作理论上应佩戴手套 并及时消毒,但因操作不便,往往不能严格执行。
根据国家卫健委修订印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四版)记录,新型冠状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高温、75%乙醇、含氧化剂的消毒剂等均可有效灭活病毒。此外,中医药筛选出了临床证实有效的“三药三方”用于新冠肺炎救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口罩不具备抗病毒的能力以及会产生异味的问题, 提供了具有双重病毒灭活作用的口罩附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具有双重病毒灭活作用的口罩附件,所述口罩附件包括两层双面带胶的无纺布, 从外至里分别为第一层无纺布和第二层无纺布,所述第一层无纺布外侧的一侧设有一层光 响应氧化锌粉末,另一侧设有一层发热剂,所述发热剂为通过按压方式释放热量;所述第 一层无纺布和第二层无纺布之间设有一层中药粉末,所述中药粉末为金花清感颗粒粉末、 连花清瘟颗粒粉末和化湿败毒颗粒粉末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地,所述无纺布的大小为3cm×2mm,光响应氧化锌粉末和发热剂的厚度 为0.8-1.5mm,所述金花清感颗粒粉末的厚度为0.8-1.5mm。
进一步地,所述口罩附件黏贴于口罩的鼻梁条处。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具有双重病毒灭活作用的口罩附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准备两层双面带胶的无纺布;
(2)将0.5-1g光响应氧化锌粉末撒在第一层无纺布外侧的一侧上,发热剂黏贴在另 一侧;
(3)将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颗粒或/和化湿败毒颗粒粉末研磨成粉末,得中药粉 末,取1-2g中药粉末置于第一层无纺布和第二层无纺布之间。
其中所述发热剂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1)发热颗粒的制备:将氧化钙和氯化镁混合,加入石蜡油,氧化钙∶氯化镁∶石 蜡油的质量比为1∶1∶1,在高速搅拌下制成颗粒,过100目筛,得到直径范围在0.1~0.15 mm的球形固体颗粒;
(2)淀粉基超吸水性树脂发热溶剂的制备:
①取3g玉米淀粉和16mL蒸馏水,在100℃下搅拌30min,使淀粉分散均匀,制备 得到糊化后的淀粉;
②四颈烧瓶中加入①中制备得到的糊化后的淀粉和0.1g硝酸铈铵,氮气保护下,60℃ 水浴加热10分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大学,未经南昌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276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成像的多光谱LED光路合成装置
- 下一篇:金属管材与耐水板材结构柜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