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飞机货舱拦阻网结构及设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13132.2 | 申请日: | 2020-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344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闫亚斌;陈栋梁;于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航西飞民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1/10 | 分类号: | B64C1/10;B64D9/00;B64D45/00;B64F5/0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地址: | 71008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飞机 货舱 拦阻 结构 设计 方法 | ||
一种飞机货舱拦阻网结构及设计方法,该拦阻网设置在飞机货舱的前部位置,与飞机货舱壁连接,所述的拦阻网含有柔性兜网,该柔性兜网的两侧通过多个刚性承力带分别铰接在飞机货舱的加强框上。刚性承力带将大部分的拦阻载荷转化为飞机承受载荷能力较强的航向载荷传递给机身舱壁,使飞机所受的框平面内的对拉载荷大幅度降低。同时由于本申请的拦阻网的柔性兜网是一个网带长度一致的方形网,拦阻网在承载时变形量相当,其传给机身连接结构的载荷量值也基本相当,便于机身连接结构的加强设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航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飞机货舱拦阻网的结构设计形式,主要用于飞机在应急着陆情况下保护周边乘员的安全。
背景技术
按照CCAR25部561条款要求,飞机在应急着陆状态下为了保护乘员的安全,必须对乘员周围的集中质量进行限动,这种限动属于大载荷下限制行为,对飞机结构强度提出了更为严酷的设计要求。目前用于飞机货物拦阻系统设计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拦阻墙设计,一种是拦阻网设计。拦阻墙设计由于结构增重较多,且连接处结构设计难度较大,通常不被采用。而拦阻网的设计应用,在现有货机设计中主要使用的是平网结构,该结构在承受货物载荷时在拦阻网平面会产生很大的面内对拉载荷。当平网承受货物载荷时,在平网产生微小变形后,平网产生的拉力大部分以横向载荷传递给给机身接头,也就是垂直于航向方向的载荷,这种受力结果对飞机结构来讲属于额外的附加载荷,不利于载荷的传递,增加了飞机结构的设计难度。而拦阻网的设计在国内货机研制领域应用较少,特别是大吨位拦阻设计领域可供借鉴和参考的资料非常有限,技术难度很大。
众所周知,飞机机身承受切向载荷的能力相对较弱,而拦阻网承受货物的向前9g过载时,拦阻网安装框平面内的面内载荷很大,需要最大限度的减小该载荷以降低机身结构设计的难度。
由于飞机机身结构以及空间的限制,拦阻网的设计只能依靠横向网带承载,而且各横向网带长短不一,差异较大。由于网带材料为非金属材料,属于大变形构件,在载荷作用下其变形量很大,导致横向网带之间承受的载荷差异很大,为机身结构的加强设计带来障碍。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和需求,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飞机货舱拦阻网结构,用于在应急状态时对货物实施拦阻,防止货物对周边的乘员造成伤害,同时减少拦阻载荷对飞机结构的影响,满足了型号研制需求,填补了国内拦阻网研制应用的空白。
一种飞机货舱拦阻网结构,该拦阻网设置在飞机货舱的前部位置,与飞机货舱壁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拦阻网含有柔性兜网,该柔性兜网的两侧通过多个刚性承力带分别铰接在飞机货舱的加强框上。
本申请还提出一种飞机货舱拦阻网设计方法,拦阻网位于飞机货舱前端的加强框上,其特征在于含有以下内容:1)拦阻网含有柔性兜网,该柔性兜网的两侧通过多个刚性承力带分别铰接在飞机货舱的加强框上;2)所述的柔性兜网含有多条横向承力网带和纵向维形网带组成,每个横向承力网带的两端分别连接一个刚性承力带,该刚性承力带的另一端分别铰接在飞机货舱的加强框上;3)所述的柔性兜网是一个方形网,柔性兜网两侧的刚性承力带的长度与飞机货舱加强框的弧度匹配;4)所述飞机货舱的加强框上设有多个平行的水平状连接耳片,该连接耳片通过轴与刚性承力带端头的双耳片接头铰接;5)所述轴的中心与飞机的航向垂直;6)所述的柔性兜网的上端通过柔性吊带吊挂在飞机货舱的加强框的顶部。
本申请的发明方案是在对国外拦阻网设计分析之后,结合国内飞机结构实际设计而来。首先从飞机承受载荷的角度分析,对于机身结构其承受轴向载荷的能力远远大于承受其余方向载荷的能力,因此必须尽可能的减小拦阻网平面内额外产生的对拉载荷;尽可能增大拦阻网对飞机施加的航向载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航西飞民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航西飞民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131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