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安防巡控机器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10506.5 | 申请日: | 2020-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454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发明(设计)人: | 徐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特斯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F5/02 | 分类号: | B60F5/02;B64C39/02;B64D47/00;B64C27/14 |
代理公司: | 北京辰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9 | 代理人: | 郎志涛 |
地址: | 北京市通州区滨***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防巡控 机器人 | ||
本发明属于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安防巡控机器人。本发明中的安防巡控机器人包括壳体、地面驱动单元、空中驱动单元和检测单元,所述地面驱动单元位于所述壳体的底部,所述空中驱动单元位于所述壳体的周向并关于所述壳体对称设置,所述检测单元以可转动的方式与所述壳体相连接。通过使用本技术方案中的安防巡控机器人,具有地面驱动单元和空中驱动单元,可以兼具地面和空中的巡逻能力,增加了适用性,同时检测单元可以对环境进行检测侦察,提升了巡控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安防巡控机器人。
背景技术
现有的巡控机器人包括地面巡逻机器人和空中巡逻机器人,地面巡逻机器人为了尽量扩大巡视视野,一般将用于巡视的巡视仪器设置在较高的位置,为了将巡视仪器设置在较高位置,地面巡逻机器人的高度一般较高,或者地面巡逻机器人上设置有较高的支撑杆,通过将巡视仪器设置于支撑杆上,从而使巡视仪器具有较广阔的巡视视野。空中巡逻机器人正好与地面巡逻机器人相反,为了使空中巡逻机器人具有较稳定的飞行状态以及较长的续航能力,空中巡逻机器人的体积较小、重量较轻,且为了减少空中巡逻机器人的飞行阻力,空中巡逻机器人上一般不会设置有用于安装巡视仪器的支撑杆等结构,这就导致了现有的巡控机器人只具备地面巡逻或空中巡逻中的一种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至少解决现有巡控机器人只具备地面巡逻或空中巡逻中的一种功能的问题。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安防巡控机器人,包括:
壳体;
地面驱动单元,所述地面驱动单元位于所述壳体的底部;
空中驱动单元,所述空中驱动单元位于所述壳体的周向并关于所述壳体对称设置;
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以可转动的方式与所述壳体相连接。
通过使用本技术方案中的安防巡控机器人,具有地面驱动单元和空中驱动单元,可以兼具地面和空中的巡逻能力,增加了适用性,同时检测单元可以对环境进行检测侦察,提升了巡控能力。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安防巡控机器人,还可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检测单元包括支撑杆、第一红外成像仪和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红外成像仪以可转动的方式与所述支撑杆的一端相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以可转动的方式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相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位于所述壳体的内部。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的上部还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支撑杆相适配。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空中驱动单元包括若干关于所述壳体对称设置的旋翼组件,所述旋翼组件均包括旋翼、悬臂和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位于所述悬臂的一端的内部,所述悬臂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相连接,所述旋翼以可转动的方式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相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若干旋翼组件的数量为4个。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每个所述旋翼上还设有第二红外成像仪。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为步进式电机。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地面驱动单元包括若干驱动轮,所述若干驱动轮以可伸缩的方式设于所述壳体的底部。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的内部还设有通讯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通讯模块用于与外界进行信息传递,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和所述通讯模块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特斯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特斯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1050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