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密闭供氧的好氧发酵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02023.0 | 申请日: | 2020-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440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辉;李文周;陈春朋;李国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小柴神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52 | 分类号: | B01D53/52;B01D53/78;F23G7/06;B09B3/00 |
代理公司: | 常州万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41 | 代理人: | 袁程斌 |
地址: | 201612 上海市松***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密闭 供氧 发酵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好氧发酵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具有密闭供氧的好氧发酵系统,包括好氧发酵装置、除尘装置、除湿装置、臭气输出管路,臭气输出管路的起始端连接好氧发酵装置的臭气输出口,除尘装置、除湿装置依次串联在臭气输出管路中,还包括气体储存装置、臭气燃烧装置、换热装置、供氧管路,供氧管路的起始端连接气体储存装置上部设置的空气输出口,供氧管路的末端连接好氧发酵装置的氧气输入口,气体储存装置下部的臭气输出口通过臭气管路连接臭气燃烧装置,气体储存装置的顶部设有空气补偿机构,换热装置设置在除湿装置处,换热装置的制冷端连接除湿装置,换热装置的制热端连接供氧管道,实现密闭循环供氧,能耗低,实现臭气零排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好氧发酵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具有密闭供氧的好氧发酵系统。
背景技术
餐厨垃圾是居民日常生活及食品加工、饮食服务、单位供餐等活动中产生的垃圾,包括丢弃不用的菜叶、剩菜、剩饭、果皮、蛋壳、茶渣、骨头等,其主要来源为家庭厨房、餐厅、饭店、食堂、市场及其他与食品加工有关的行业。因此,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餐厨垃圾。需要对餐厨垃圾进行妥善的处理。
好氧发酵工艺是餐厨垃圾,湿垃圾资源化处置的主要工艺。在好氧发酵过程中,一般的供氧方案为使用高压风机供氧,供氧管道上放置加热装置来加热供氧气体。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温度为50-70度的含有氨气NH3、硫化氢H2S、甲醇、水蒸气的混合气体通过排风机排出好氧发酵设备,现有技术一般使用酸碱洗涤塔、生物吸附、UV技术等处理臭气混合气体,臭气处理过程臭气处置量较大,排出气体的热量排出到空气中,不仅浪费热量能源,还在排放过程中产生白烟 (水蒸气)。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缺陷,提供具有密闭供氧的好氧发酵系统,可以减少臭气处置量,实现密闭循环供氧,将混合气体中的热量回收,避免臭气排放空的白烟现象,高浓度臭气经过温度达2000度的臭气焚烧装置,实现臭气零排放。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具有密闭供氧的好氧发酵系统,包括好氧发酵装置、除尘装置、除湿装置、臭气输出管路,臭气输出管路的起始端连接好氧发酵装置的臭气输出口,除尘装置、除湿装置依次串联在臭气输出管路中,还包括气体储存装置、臭气燃烧装置、换热装置、供氧管路,所述的供氧管路的起始端连接气体储存装置上部设置的空气输出口,供氧管路的末端连接好氧发酵装置的氧气输入口,所述的气体储存装置的下部设有臭气输出口,臭气输出口通过臭气管路连接臭气燃烧装置,臭气燃烧装置的排放口连接余热回收装置,余热回收装置与供氧管路连接对流经供氧管路的空气进行加热,气体储存装置的顶部设有空气补偿机构,所述的换热装置设置在除湿装置处,换热装置对除湿装置处的混合气体进行换热除湿。
进一步的,所述的供氧管道上还设有加热装置,加热装置与换热装置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除尘装置底部设有设有除尘排污口、除湿装置的底部设有除湿排污口、气体储存装置的底部设有排污口,除尘排污口、除湿排污口、排污口均连接设置的排污管路。
进一步的,所述的供氧管路上设有供氧风机、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连接设置的供氧控制器,供氧控制器连接控制供氧风机。
进一步的,所述的空气补偿机构包括空气补偿管路、空气补偿管路上设置的单向通气阀。
进一步的,所述的臭气管路上设有臭气风机、控制臭气管路通断的臭气阀。
进一步的,所述的好氧发酵装置为好氧发酵灌,所述的气体储存装置为气体储存罐。
进一步的,所述的换热装置为空气能热泵压缩机组。
进一步的,所述的臭气燃烧装置为臭气燃烧器,臭气燃烧器设有燃烧排放管路,所述的余热回收装置连接在燃烧排放管路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小柴神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小柴神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020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