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lncRNA标志物及其应用、试剂盒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00170.4 | 申请日: | 2020-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217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徐立霞;李庆国;武俏丽;佟小光;闫华;舒畅;卢姗;史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环湖医院(天津市神经外科研究所;天津市脑系科中心医院) |
主分类号: | C12Q1/6886 | 分类号: | C12Q1/6886;C12N15/11;C12N15/867;A61K31/7105;A61P35/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宗欣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3 | 代理人: | 赵岷 |
地址: | 30035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ncrna 标志 及其 应用 试剂盒 | ||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涉及一种lncRNA标志物,其作为胶质瘤特异性诊断的标志物,其命名为KB‑1460A1.5;还涉及一种检测lncRNA标志物的表达水平的试剂在制备胶质瘤诊断或治疗或预后评估制剂中的应用、试剂盒。本发明首次发现了lncRNA KB‑1460A1.5通过调控GSK3β/β‑catenin/TIMP1通路在抑制胶质瘤生长过程中的用途,提示lncRNA KB‑1460A1.5可作为胶质瘤的诊断和治疗靶点,为lncRNA对相关疾病的治疗作用等探究工作奠定基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lncRNA KB-1460A1.5及其在制备胶质瘤诊断或治疗或预后评估制剂中的应用、试剂盒。
背景技术
胶质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颅内肿瘤,约占所有颅内肿瘤的46%。其高侵袭性、高增殖能力的特性导致患者预后很差,中位生存期只有14-16个月。目前,胶质瘤的治疗策略并没有发生很大变化,手术结合放、化疗仍然是大多数患者的主要选择,但疗效有限。因此,深入探讨胶质瘤形成和发展的机制,并为胶质瘤的优化治疗建立新的诊断和治疗靶点势在必行。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一类转录本长度超过200个核苷酸的不具备编码蛋白能力的新型RNA。其位于细胞核或细胞质中,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LncRNA通过参与细胞增殖、分化、表观遗传、转录后水平基因调控、染色质修饰等方式来发挥生物学功能。不同类型的肿瘤细胞中,某些特定的lncRNA的表达水平可能会不一致,因此,运用这种表达上的变化有望筛选得到肿瘤诊断的标志物或潜在的药物靶点。
通过查询TCGA及CGGA数据库,我们发现一个特异性高表达于脑部的lncRNA,名为KB-1460A1.5。其相比于正常脑组织,在胶质瘤中表达明显减少,且与胶质瘤患者预后明显相关。以“KB-1460A1.5”为关键词检索pubmed,仅查询到1篇与阿尔兹海默相关的报道。LncRNA KB-1460A1.5在胶质瘤治疗及预后的作用还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作为胶质瘤特异性诊断标志物的lncRNA KB-1460A1.5及其在制备胶质瘤诊断或治疗或预后评估制剂中的应用、试剂盒。
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提供了一种lncRNA标志物,其作为胶质瘤特异性诊断的标志物,其命名为KB-1460A1.5,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重组质粒,其包含如核苷酸序列SEQ IDNO:1所述的lncRNA标志物,其为LV18(CMV-Puro)载体质粒。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检测lncRNA标志物的表达水平的试剂在制备胶质瘤诊断或治疗制剂中的应用,所述lncRNA标志物作为胶质瘤诊断的标志物,所述lncRNA标志物在胶质瘤患者肿瘤样本及胶质瘤稳定细胞株中呈低表达。
进一步优选的,通过构建重组质粒LV18-KB-1460A1.5,并使用慢病毒包装技术构建KB-1460A1.5稳定过表达胶质瘤U87及U251细胞株,转染效果通过实时定量PCR分析,通过CCK8实验、细胞周期实验发现,与对照组相比,KB-1460A1.5过表达明显抑制U87及U251的增殖能力,确定了KB-1460A1.5在胶质瘤细胞中的潜在作用。
进一步优选的,通过建立异种移植瘤模型,分别将LV18对照质粒及LV18-KB-1460A1.5重组质粒转染的U87细胞皮下注射至裸鼠腹部,LV18-KB-1460A1.5组肿瘤生长明显减慢,明确了KB-1460A1.5对胶质瘤体内生长的作用。
进一步优选的,通过western blot发现,KB-1460A1.5过表达明显抑制了GSK3β/β-catenin/TIMP1通路,探讨了KB-1460A1.5对胶质瘤生长的调控机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环湖医院(天津市神经外科研究所、天津市脑系科中心医院),未经天津市环湖医院(天津市神经外科研究所、天津市脑系科中心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0017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