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烹饪烤箱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98211.0 | 申请日: | 2020-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495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卡士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37/06 | 分类号: | A47J37/06;A47J27/00;A47J36/02;A47J36/06;A47J36/38 |
代理公司: | 广州圣理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02 | 代理人: | 李唐明 |
地址: | 528437 广东省中山市火***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烹饪 烤箱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烹饪烤箱,包括箱体,箱体具有一烘烤内腔,内腔中设有加热管,还包括开启/封闭内腔的箱门;还包括恒温锅,取放于内腔中;所述恒温锅包括锅体和锅盖;所述锅体包括内锅和外锅,内锅和外锅之间设有空隙;所述锅盖为中空盖,锅盖的上下表面之间具有间隙。本发明的多功能烹饪烤箱,解决了传统烤箱制作中式食物(煮饭/煲汤)时效果不佳的缺陷,本发明的烤箱配合其专用恒温锅使用,煲饭/煲汤可媲美专业效果。由于采用多层恒温间隔的恒温设计,锅内的温度可控,即使锅外的烤箱内腔温度较高,锅内也能保持一个比较均匀的360度全方位的恒温均温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烹饪设备烤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烹饪烤箱。
背景技术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对生活质量要求也提高了,中国讲究民以食为天,在烹饪一道上源远流长。随着国际社会的开发,中西餐饮食文化慢慢得到大家的双向认可,其中烤箱是目前很多家庭具备的一种烹饪电器,主要用于西餐烘培,传统烤箱的概念是有一个密闭的烘烤空间,把食物置入其内,然后对空间及其内部的食物升温提高至烹饪所需的温度,一定时间后食物烹饪完成,再将食物取出。其中封闭的烤箱内腔,通常由围绕在烘烤空间周围的壳体包围形成,然后在壳体上开一扇门,以便往内腔中取放食物。
传统的烤箱主要用途是烘烤面包及各种肉制品,其主要功能都是以西方餐饮习惯为主,跟中餐饮食习惯有很大的差异,由于中西方饮食习惯的差异,单一功能的烤箱很难被国内大众人群所接受,很多想购买烤箱的用户可能考虑到功能单一且使用率不高而放弃,对于那些已经购买烤箱的用户来说,由于饮食习惯的问题,大多数时间烤箱也是只放在一边闲置。浪费宝贵空间不说对社会资源也是一种极大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一种多功能烹饪烤箱,用以解决因中西方餐饮习惯差异造成的传统烤箱只能做西餐、功能单一、使用率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方案为:一种多功能烹饪烤箱,箱体具有一烘烤内腔,内腔中设有加热管,用于对所述烘烤内腔加热并控制其内部温度,还包括开启/封闭内腔的箱门;还包括恒温锅,取放于所述烘烤内腔中;
所述恒温锅包括锅体和锅盖;所述锅体包括内锅和外锅,内锅和外锅之间设有空隙;所述锅盖为中空盖,锅盖的上下表面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外锅和锅盖上表面组成用于立体全方位同步所述烘烤内腔温度的升温外表面,所述内锅和锅盖下表面组成用于立体全方位维持锅内温度的恒温内表面,升温外表面和恒温内表面之间填充有控温介质。
优选的,所述内锅上边缘向外形成翻边并压在外锅的上边缘处,设有一环形密封圈从内锅底部向上套入至翻边下侧,环形密封圈的外侧边微压于外锅的内侧壁处。
优选的,所述外锅的上边缘处设有一微压密封圈,内锅的上边缘处形成向外的翻边,翻边压在微压密封圈上,密封圈被压在外锅的上边缘处。
优选的,所述内锅和外锅在上边缘处一体焊接密封,使内锅和外锅之间的空隙形成密闭空间。
优选的,所述内锅和外锅在上边缘处通过边缘的相互铆合固定,且铆合的边缘之间设有密封垫。
优选的,所述内锅和外锅之间的控温介质为水或空气。
优选的,所述锅盖上表面设有通向下表面的排汽孔和/或泄压阀;所述排汽孔或泄压阀上设有盖板,盖板处对应排汽孔或泄压阀的位置设有一翻牙口,翻牙口径向朝外。
优选的,所述锅体材质选用为不锈钢、铸铁、陶瓷、搪瓷、玻璃、耐高温食品级硅胶或具有表面涂层的铁板。
优选的,所述锅体外侧设有可拆式手柄;所述内腔底部设有一储能板,储能板上设有上下贯通的孔眼,储能板下方设有加热管。
优选的,在锅盖的上表面设有阀孔,以连通锅盖的中空内腔;阀孔处设有一阀盖,阀盖为硅胶制成,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并覆盖于阀孔中;所述阀盖的中间设有一透汽孔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卡士电器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卡士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982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