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泌抗黄曲霉毒素四种亚型抗体的细胞株及其分泌的抗体和一种免疫层析检测卡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0378256.1 申请日: 2020-05-07
公开(公告)号: CN111500546A 公开(公告)日: 2020-08-07
发明(设计)人: 边超;姚譞;樊敏伟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中药制药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医妙禾桢生物医药技术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12N5/20 分类号: C12N5/20;C07K16/44;G01N33/53;G01N33/533;G01N33/558;C12R1/91
代理公司: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代理人: 郎祺
地址: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分泌 黄曲霉 毒素 四种亚型 抗体 细胞株 及其 一种 免疫 层析 检测
【说明书】:

发明提供了分泌抗黄曲霉毒素四种亚型抗体的细胞株及其分泌的抗体和一种免疫层析检测卡。该细胞株的分类命名为抗黄曲霉素杂交瘤细胞株8B11,保藏编号为CCTCC NO:C2019314,保藏日期为2019年12月4日,保藏单位为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单位地址为中国武汉市武汉大学。本发明提供的分泌抗黄曲霉毒素四种亚型抗体的细胞株8B11分泌的抗体可以高亲和力结合并同时识别《中国药典》规定的四种黄曲霉毒素主要亚型,即B1、B2、G1、G2,为开发总黄曲霉毒素快速检测产品提供基础。此外,本发明提供一种方便、快速的中药材前处理方法,配套基于抗原抗体反应的免疫层析检测卡,用于中药材黄曲霉毒素快速检测,具有快速、方便、低成本的优点,可大规模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抗黄曲霉毒素四种亚型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领域,具体涉及分泌抗黄曲霉毒素四种亚型抗体的细胞株及其分泌的抗体和一种免疫层析检测卡。

背景技术

黄曲霉毒素(AFT)是一类化学结构类似的化合物,均为二氢呋喃香豆素的衍生物,有约20种,分别命名为B1、B2、G1、G2、M1、M2、GM、P1、Q1、毒醇等。黄曲霉毒素是主要由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和寄生曲霉(a.parasiticus)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在湿热地区食品和饲料中出现黄曲霉毒素的机率最高。它们存在于土壤、动植物、各种坚果中,特别是容易污染花生、玉米、稻米、大豆、小麦等粮油产品。2017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中黄曲霉毒素位列一类致癌物,是毒性极强的剧毒物质,其中以B1的毒性最大,致癌性最强。动物食用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饲料后,在肝、肾、肌肉、血、奶及蛋中可测出极微量的毒素。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简写为AFB1)是二氢呋喃氧杂萘邻酮的衍生物,含有一个双呋喃环和一个氧杂萘邻酮(香豆素)。在天然食物中以黄曲霉毒素B1最为多见,危害性也最强,国家质检总局规定黄曲霉毒素B1是大部分食品的必检项目之一。在中药领域里,2015版《中国药典》规定黄曲霉毒素检查有19种中药材,相对2010版《中国药典》增加了14个品种,具体包括:远志、大枣、肉豆蔻、决明子、麦芽、陈皮、使君子、柏子仁、胖大海、莲子、桃仁、槟榔、酸枣仁、薏苡仁、水蛭、地龙、全蝎、蜈蚣、僵蚕。要求黄曲霉毒素B1不得超过5μg/kg;黄曲霉毒素B1、黄曲霉毒素G2、黄曲霉毒素G1、黄曲霉毒素B2总量不得超过10μg/kg。

荧光免疫层析技术是基于抗原抗体特异性免疫反应的新型膜检测技术。该技术以固定有检测线(包被抗体或包被抗原)和质控线(抗抗体)的条状纤维层析材料为固定相,测试液为流动相,荧光标记抗体或抗原固定于连接垫,通过毛细管作用使待分析物在层析条上移动。对于带有多个抗原决定簇的大分子抗原(蛋白、病毒、致病菌等),通常采用“三明治”型双抗夹心免疫层析方法,即待测物在流动相作用下先与荧光标记抗体结合,当到达检测线时再与包被抗体结合形成双抗夹心的“三明治”型。对于只具有单一抗原表位的小分子抗原(农兽药、违禁药物等),待测小分子抗原与荧光标记抗体结合后,由于空间位阻作用难以再与检测线上的包被抗体结合。所以,具有单一抗原表位的小分子待测物多采用竞争免疫层析法检测。

荧光免疫层析分析技术,非常适宜被用于黄曲霉毒素的检测,荧光免疫层析分析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稳定性好、成本低、速度快、受自然荧光干扰低等优点,成为食品质量安全快速检测分析研究的热点,是一种易于现场即时使用的检测技术。目前,用于荧光免疫分析的标记物主要包括荧光素、量子点、上转换纳米粒子等。

基于荧光免疫层析方法开发的检测产品的核心是特异性识别黄曲霉毒素的单克隆抗体,该抗体的结合灵敏度和特异性决定了检测试剂盒的质量,因此好的黄曲霉毒素单克隆抗体的研制是该类检测试剂盒开发的关键前提。目前市场广泛存在的检测黄曲霉毒素的快速检测产品均为检测黄曲霉毒素B1的胶体金或荧光免疫层析检测卡。其所用单克隆抗体试剂特异性识别黄曲霉毒素B1亚型,对其他亚型没有识别性。但是若要开发检测总黄曲霉毒素,即包含B1、B2、G1、G2四种黄曲霉毒素亚型的快速检测产品,则需要首先获得能够同时识别四种黄曲霉毒素的单克隆抗体试剂,并且对中药材进行前处理,其目的是将中药材中的黄曲霉毒素快速、充分的溶解于适宜抗体试剂结合的中性液相介质中。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中药制药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医妙禾桢生物医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中药制药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医妙禾桢生物医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782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