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泌抗黄曲霉毒素四种亚型抗体的细胞株及其分泌的抗体和一种免疫层析检测卡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78256.1 | 申请日: | 2020-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005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边超;姚譞;樊敏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中药制药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医妙禾桢生物医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5/20 | 分类号: | C12N5/20;C07K16/44;G01N33/53;G01N33/533;G01N33/558;C12R1/91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郎祺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泌 黄曲霉 毒素 四种亚型 抗体 细胞株 及其 一种 免疫 层析 检测 | ||
1.分泌抗黄曲霉毒素四种亚型抗体的细胞株,其特征在于,其分类命名为抗黄曲霉素杂交瘤细胞株8B11,保藏编号为CCTCC NO:C2019314,保藏日期为2019年12月4日,保藏单位为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单位地址为中国武汉市武汉大学。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分泌抗黄曲霉毒素四种亚型抗体的细胞株分泌的抗体,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步骤制备:
步骤一,动物免疫:用黄曲霉毒素B1半抗原与免疫佐剂混合,乳化后,对实验动物皮下注射进行免疫;三次免疫后,将黄曲霉毒素B1半抗原溶于PBS缓冲液,然后腹腔注射进行回忆刺激;
步骤二,杂交瘤细胞株的构建:将骨髓瘤细胞与脾细胞按比例混合,然后在室温加入预热的融合剂进行融合,融合后的细胞经处理后放置培养箱中进行培养,得到所述分泌抗黄曲霉毒素四种亚型抗体的细胞株;
步骤三,利用有限稀释法对所述杂交瘤细胞株进行单克隆化;
步骤四,生产抗体:给注射了降植烷的实验动物接种所述杂交瘤细胞株,接种8-12天后,腹腔抽取含有抗体的腹水;
步骤五,纯化抗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体,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黄曲霉毒素B1半抗原的注射剂量为0.1mg/次/只。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体,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骨髓瘤细胞处于对数生长期。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体,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骨髓瘤细胞与脾细胞的比例为1:10或1:5。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体,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融合剂为含5%DMSO的浓度为45%的聚乙二醇溶液,融合的时间为60~120s。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抗体纯化的具体步骤为:
(1)抽取的腹水用冷PBS溶液稀释后,离心、去沉淀;
(2)在4℃下,向上清中缓缓滴加饱和硫酸铵液,边加边搅拌,直至使上清液中硫酸铵的浓度为50%;
(3)将处理后的上清液置冰中30min~60min,然后离心、去上清,将沉淀溶于Tris-HCl缓冲液中再进行透析;
(4)透析后,离心去沉淀,然后稀释上清液,通过柱层析法对抗体进行分离纯化。
8.一种免疫层析检测卡,其特征在于,用于对中药材的黄曲霉毒素进行快速检测,其具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用活化剂活化荧光微球,然后再加入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抗体或兔IgG,然后振荡、离心、封闭,得到抗体偶联荧光微球或兔IgG偶联荧光微球溶液;
步骤二,向样品垫上滴加预处理液,结合垫上滴加偶联物稀释液;
步骤三,将步骤一制备的所述抗体偶联荧光微球溶液和兔IgG偶联荧光微球溶液混匀,喷洒至结合垫上;
步骤四,将黄曲霉毒素B1半抗原和羊抗兔IgG分别用PBS稀释,另外分别添加1%的抗体添加剂,划至NC膜上,T、C线各划1μl/cm;
步骤五,烘干结合垫和NC膜,然后将NC膜、结合垫、样品垫、吸水纸依次贴于底板上,切成一定宽度的试纸条,即为所述免疫层析检测卡。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免疫层析检测卡,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活化剂包括如下浓度的溶液:50mg/ml Sulfo-NHS溶液和50mg/ml EDC溶液或50mg/ml EDC.Hcl溶液。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免疫层析检测卡,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偶联物稀释液的配制方法为:将0.7g Tx-100、180ml水、0.242g Tris、10g蔗糖和2g BSA完全溶解后,调pH至7.4,加水至200ml,过滤,4℃保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中药制药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医妙禾桢生物医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中药制药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医妙禾桢生物医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7825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