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采用半导体热管的冻土地区制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76585.2 | 申请日: | 2020-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209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程国勇;孙雅诗;郭浩天;马少敏;陈英实;王兵兵;李开泰;王乐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民航大学 |
主分类号: | F25B21/02 | 分类号: | F25B21/02;F25D17/02;F25D29/00;F28D15/02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庞学欣 |
地址: | 300300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用 半导体 热管 冻土 地区 制冷 装置 | ||
一种采用半导体热管的冻土地区制冷装置。其包括半导体热管、稳压直流电源、冷却装置、水泵、水槽、输水管和排水管;多根半导体热管埋设在机场跑道下方的冻土层内部,每根半导体热管包括外层管、内层管、半导体制冷片、水管、导热涂层、电线通道和隔热层;本发明提供的采用半导体热管的冻土地区制冷装置中使用的半导体热管不受外界影响,可以以任意方式插入冻土层,连接成一个完整的导热制冷系统,进而可导出冻土层热量,以保障机场跑道的稳定,确保飞机运行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场专用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采用半导体热管的冻土地区制冷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人类工程活动的干预,多年冻土的水、热平衡状态逐渐被破坏。由于一些机场的跑道是建设在冻土地区,如果冻土层因温度升高或飞机起降等扰动而因此解冻,会导致机场跑道道面出现不均匀沉降和位移等现象,从而破坏跑道的稳定与安全运行。为了保护机场跑道的稳固,需要采取措施对冻土层的温度进行控制,使其能常年保持在0℃以下,以保障土体硬度。
如今的冻土层保护技术一般多用于青藏高原等海拔较高地区修建铁路、公路。传统的热管技术是在管道内部充满制冷液体,并将管道竖直插入土层中,其能将土层中的热量导出到外界,从而保持底部冻土层处于低温状态,但其缺点是具有较大局限性,并且转化效率较低。美国北部的阿拉斯加油田的管道运输也同样使用数十万支热管来对冻土层进行降温保护。近年来,半导体材料科学的发展衍生出半导体热管的相关研究,其是利用半导体材料的温差效应,通过直流电流时发生的能量转移来达到制冷效果。半导体热管使用范围更广泛,转化效率更高,不受季节与角度的限制,并且可以接入电子温控系统对温度进行控制。如果使用半导体热管对机场跑道的冻土层温度进行温控和热量导出,并且加以再利用,无疑能够保障机场跑道运行的安全稳定性。
目前国内机场跑道采用半导体热管的技术还较少,并且冻土地区的机场跑道还需要对冻土层温度进行控制,以保证机场跑道稳固而不发生沉降。传统热管只能竖向或者斜向插入土层,因此工作效率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半导体热管的冻土地区制冷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采用半导体热管的冻土地区制冷装置包括半导体热管、稳压直流电源、冷却装置、水泵、水槽、输水管和排水管;其中多根半导体热管埋设在机场跑道下方的冻土层内部,每根半导体热管包括外层管、内层管、半导体制冷片、水管、导热涂层、电线通道和隔热层;所述的外层管和内层管以嵌套的方式设置,外层管的下端封闭,内层管的下端距离外层管的下端留有间隙;多片半导体制冷片并联设置在外层管和内层管之间的间隙中,热端位于内侧,冷端位于外侧,并且半导体制冷片的热端和冷端与内层管和外层管之间均设有导热涂层;电线通道设置在外层管和内层管之间;半导体制冷片上的导线通过电线通道向外引出;隔热层包覆在电线通道外部;水管设置在内层管的内侧,内外均充满循环水;水槽设置在机场跑道外侧的草坪区,内部盛有循环水;水泵的进水口设在水槽内,出水口通过输水管连接外层管的上端口;排水管的一端连接在内层管的上端口,另一端位于水槽的内部;冷却装置连接在排水管上;稳压直流电源同时与半导体制冷片、冷却装置和水泵电连接,用于为各用电部件供电。
所述的半导体制冷片的型号为TECI-12706,最大电流为6A,最大工作电压为15.4V。
所述的导热涂层采用硅脂材料制成。
所述的内层管和外层管均采用铜管。
所述的半导体热管以垂直、倾斜或水平方式埋设在机场跑道下方的冻土层内部。
本发明提供的采用半导体热管的冻土地区制冷装置中使用的半导体热管不受外界影响,可以以任意方式插入冻土层,连接成一个完整的导热制冷系统,进而可导出冻土层热量,以保障机场跑道的稳定,确保飞机运行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采用半导体热管的冻土地区制冷装置构成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民航大学,未经中国民航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765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窗户
- 下一篇:一种用于风力发电复合材料板加工装置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