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菠萝泛菌引起的玉米细菌性条纹病的鉴定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360782.5 | 申请日: | 2020-04-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111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 发明(设计)人: | 张楠;李高科;胡建广;于永涛;李武;谢利华;李光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12Q1/18 | 分类号: | C12Q1/18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崔红丽 |
| 地址: | 51064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菠萝 引起 玉米 细菌性 条纹病 鉴定 方法 | ||
1.一种菠萝泛菌引起的玉米细菌性条纹病的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培育玉米苗:将玉米种子消毒,播种;培育至三叶一心期,获得玉米苗;
(2)病原菌扩繁:将玉米细菌性条纹病致病菌菠萝泛菌于LB培养基中扩繁,清水洗脱,离心收集,将病原菌的浓度调至107数量级,并按照总体积加入0.2~0.5%的吐温20,制备菠萝泛菌悬浮液;
(3)病原菌接种:用无菌注射器吸取菠萝泛菌悬浮液,推动注射器,使针头处有菌液流出,并用针头在心叶上划线,将在伤口处均匀涂抹菠萝泛菌悬浮液;
(4)抗性鉴定:将接种后的玉米植株培育72h后,根据叶片病斑扩展情况对玉米材料的抗性进行鉴定;若伤口处发生坏死,坏死斑无扩散现象为高抗,记为HR;若伤口处坏死斑有少量扩散现象为抗病,记为R;若坏死斑扩散范围较大,叶片皱缩为感病,记为S;若坏死斑扩散至整个叶片,叶片萎蔫甚至枯死为高感,记为HS。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菠萝泛菌引起的玉米细菌性条纹病的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中所述的玉米为甜玉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菠萝泛菌引起的玉米细菌性条纹病的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中所述的培育的环境设置为:28~30℃,湿度60±5%,光照时间16小时,光照强度20000~30000Lx,黑暗时间8h,光照强度0Lx。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菠萝泛菌引起的玉米细菌性条纹病的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2)中所述的病原菌扩繁的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a、将玉米细菌性条纹病致病菌菠萝泛菌在LB固体培养基上划线,培养;
b、在划线的LB固体培养基上挑取菠萝泛菌单菌落于LB液体培养基中,初次培养,进行初次扩繁;按照1~500:1000的体积比吸取初次扩繁的菌液于LB液体培养基中第二次培养,获得第二次扩繁的菌液;将第二次扩繁的菌液离心,收集病原菌;用灭菌后的ddH2O,清洗两次,再次离心,获得病原菌;用ddH2O重悬病原菌,将病原菌的浓度调至107数量级,并按照总体积加入0.2~0.5%的吐温20,以此为接种液,即菠萝泛菌悬浮液。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菠萝泛菌引起的玉米细菌性条纹病的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a中所述的培养的条件为28~30℃培养12~16h;
步骤b中所述的初次培养的条件为28~30℃,150~200rpm培养10~12h;
步骤b中所述的第二次培养的条件为28~30℃,150~200rpm培养10~12h;
步骤b中所述的离心、再次离心的条件均为8000~10000rpm离心5~10min。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菠萝泛菌引起的玉米细菌性条纹病的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3)中所述的注射器为1mL注射器;
步骤(3)中所述的在心叶上划线是沿着心叶的叶脉划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菠萝泛菌引起的玉米细菌性条纹病的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3)中所述的在心叶上划线是沿着心叶的叶脉划1~5处伤口;
步骤(3)中所述的划线的伤口长度为1~1.5c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菠萝泛菌引起的玉米细菌性条纹病的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3)中所述的在心叶上划线是沿着心叶的叶脉划3~5处伤口;
步骤(3)中所述的划线的伤口长度为1cm。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菠萝泛菌引起的玉米细菌性条纹病的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4)中所述的培育的环境设置为:35~38℃,湿度90±5%,光照时间16小时,光照强度20000~30000Lx,黑暗时间8h,光照强度0Lx。
10.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菠萝泛菌引起的玉米细菌性条纹病的鉴定方法在玉米抗细菌性条纹病育种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未经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6078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踏板组件及光伏建筑一体化屋面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漂洗水废渣处理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