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固液结合制备利那洛肽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42899.0 | 申请日: | 2020-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996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请求不公布姓名;马程云;翟涛;赵传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汉肽生物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K7/08 | 分类号: | C07K7/08;C07K1/04;C07K1/06;C07K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企鸿蒙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92 | 代理人: | 刘帅帅 |
地址: | 256399 山东省淄***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合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多肽合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固液结合制备利那洛肽的方法,能够很好的避免杂质肽的产生,提高粗肽纯度,降低生产成本。本发明首次采用二肽单体Fmoc‑Gly‑Cys(tButhio)‑OH和Fmoc‑Pro‑Ala‑OH固相合成利那洛肽,同时引入在TFA裂解条件下稳定的tButhio保护半胱氨酸巯基的策略,能够有效的提高线性肽的纯度,提高终产品的收率,有利于合成规模的放大,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肽合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固液结合制备利那洛肽的方法。
技术背景
利那洛肽(LINZESS)是由美国IronwoodPharmaceuticals公司研发,于2012年12月17日首次获批在美国上市的一种用于治疗胃肠道疾病的多肽类药物,并于2013年先后在丹麦、芬兰、德国、挪威、瑞典及英国等国家上市,2019年3月在中国获批上市。本品是FDA唯一批准的可用于临床的肠道局部起效的GC-C(鸟苷酸环化酶-C)激动剂类药物,也是欧洲首个获批用于治疗中重度IBS-C成人患者新型处方药物。利那洛肽胶囊(LINACLOTIDEcapsules)规格为:145MCG/粒;290MCG/粒。
利那洛肽是由14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含有三对二硫键的多肽,其结构如下:
文献OptimizedFmocSolid-PhaseSynthesisoftheCysteine-RichPeptideLinaclotide,PeptideScienceVolume96,Number1,p69报道了利那洛肽的合成方法,该文献中主要介绍了以下三种利那洛肽的合成策略:路线一采用6-Trt的保护策略,通过Fmoc固相法合成利那洛肽线性粗肽后,在溶液中一步氧化形成三对二硫键,但由于富含半胱氨酸残基,富含六个巯基,极易发生氧化副反应,导致粗肽纯度较低;路线二采用2Mmt+2Acm+2Trt策略,以Wang树脂为固相载体合利那洛肽全保护线性肽后,在保证Trt不被脱除的情况下,脱除Mmt,然后在树脂上氧化形成第一对二硫键,再将肽链从树脂上裂解下来,同时脱除Trt,再分步氧化形成第二对和第三对二硫键,此方法选择性强,但由于步数较多,导致操作复杂,总收率较低;路线三采用2StBu+4Trt保护策略,通过固相法合成利那洛肽全保护线性肽后,先选择性脱去StBu,氧化形成第一对二硫键,然后再脱除全部保护基,一步氧化形成第二对及第二对二硫,此方法虽然解决了粗肽纯度较低的问题,但仍然没有解决操作复杂,合成步骤较多导致总收率较低的难题。
专利CN102875655B、CN106167514A、CN104231051A、CN106008674A、CN105884864A、CN104628826A和CN104844693B等介绍了一步氧化形成三对二硫键的方法:首先合成利那洛肽树脂,然后将利那洛肽树脂裂解脱除所有保护基和树脂固相载体得到利那洛肽线性粗肽,最后对线性肽采用GSH/GSSH氧化体系或其他氧化体系进行一步氧化反应。虽然一步氧化法能够通过不同的缓冲氧化体系使线性肽均能向目标结构转化,但仍然无法解决线性粗肽纯度较低的难题,从而导致总收率较低。
总之,在制备利那洛肽的过程中存在线性粗肽纯度较低,从而导致总收率较低的技术难题。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减少制备过程中副反应的发生,提高线性肽的纯度,降低纯化难度,提高终产品的收率;本法操作过程简便,适于大规模生产。
发明内容
为解决合成过程中存在的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固液结合制备利那洛肽的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固液结合制备那洛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合成二肽单体Fmoc-Gly-Cys(tButhio)-OH和Fmoc-Pro-Ala-O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汉肽生物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汉肽生物医药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4289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