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空调采暖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334385.0 | 申请日: | 2020-04-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975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夏永丰;杜明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H1/00 | 分类号: | B60H1/00 |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谭小琴 |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空调 采暖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空调采暖方法,在车辆上电状态为ON的前提下,通过采集用户的空调设定计算空调需求强度,同时结合采集到的发动机水温、蒸发器出风温度,判断是否采暖;通过采集车内温度、车内湿度、车外温度、日照强度信号,计算前挡露点温度与前挡内壁面温度,用于判断起雾风险;另外,采集VCU功率信息判定是否允许启动PTC;同时结合车速作为计算模型的输入,考虑车速对外循环进风的补偿作用。综合以上信息,得到该状态下的温度风门开度、出风模式、鼓风机档位、内循环比例、PTC功率及水泵占空比等输出。本发明在保证前挡不起雾的前提下,尽可能增大内循环的比例,以降低PTC、鼓风机、水泵等用电器的功耗,达成节能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空调采暖方法,尤其适用于电动汽车。
背景技术
由于国家战略的推动,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纯电动汽车近年来高速发展,各大传统车企及新型汽车企业纷纷加入竞争行列。在冬季北方的大部分寒冷地域对汽车空调的采暖需求强烈,为了满足空调采暖性能,传统方法往往使用辅助加热设备来提升采暖效果,比如PTC加热器、燃油辅助加热器等,虽然能够明显改善采暖效果,但是用车过程也会产生额外的能源消耗,导致整车在冬季采暖时,续驶里程下降较多引起很多用户的抱怨。
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汽车空调采暖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空调采暖方法,能有效降低采暖功耗。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汽车空调采暖方法,汽车空调系统的进风具有三种状态,分别为内循环状态、外循环状态和内循环补偿状态;当空调进风为内循环状态,则为内循环模式;当空调进风为外循环状态,则为外循环模式;当空调进风为内、外循环的混合风,则为内循环补偿状态;该采暖方法采用的控制系统包括热管理控制器,以及分别与热管理控制器连接的车内温湿度采集模块、车外温度传感器、日照传感器和蒸发器温度传感器,通过整车CAN获取车速、发动机水温信号作为控制信号输入;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车辆上电状态为ON时;
通过传感器实时采集车内温度、车内湿度、车外温度和日照强度Ts;
热管理控制器根据车内湿度、车内温度信号计算前挡露点温度Td;
热管理控制器根据车内温度、车外温度、日照强度信号Ts计算前挡内壁面温度Tw;
热管理控制器根据前挡露点温度Td、前挡内壁面温度Tw和日照强度Ts计算起雾概率P,若起雾概率P大于预设值,则跳转至除雾模式,以保证行车安全;
同时,热管理控制器根据用户的空调设定,计算得出用户的空调需求强度Da;同时结合采集到的发动机水温和蒸发器出风温度信号用于判断是否采暖;
同时,采集VCU(电控单元)功率信息判定是否允许启动PTC;
同时,结合车速作为计算模型的输入,考虑车速对外循环进风的补偿作用;
热管理控制器根据前挡起雾概率P、空调需求强度Da、车速、发动机水温及蒸发器出风温度,控制温度风门开度、出风模式、鼓风机档位、内循环比例、PTC功率及水泵占空比。
进一步,所述前挡起雾概率P的计算公式为:
P=f(Tw,Td,Ts);
其中,Tw为前挡内壁面温度,通过车内温度、车外温度、日照强度信号计算得到;
Td为前挡露点温度,通过车内湿度、车内温度信号计算得到;
Ts为日照强度,通过日照强度传感器测得;
f(Tw,Td,Ts)为Tw,Td,Ts的函数,通过试验标定得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343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