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稀土钕铁硼永磁体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319751.5 | 申请日: | 2020-04-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301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 发明(设计)人: | 熊吉磊;陈敏;陈吉华;熊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吉华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F41/02 | 分类号: | H01F41/02;H01F1/057 |
| 代理公司: | 合肥汇融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41 | 代理人: | 陈维琴 |
| 地址: | 2463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稀土 钕铁硼 永磁体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稀土钕铁硼永磁体的制备工艺,涉及稀土功能永磁材料领域。所述稀土钕铁硼永磁体的制备工艺主要包括:配料、熔炼、氢破碎处理、混料处理、气流磨处理、混粉冷化处理、磁场取向压型、微波高温烧结、磁场时效热处理等步骤。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在减少重稀土元素使用的基础上,有效提升钕铁硼永磁材料稳定性,并且综合提升钕铁硼磁体的各项性能,同时本发明的制备方式适用于各个性能系列的稀土钕铁硼永磁体,适合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稀土功能永磁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稀土钕铁硼永磁体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磁性材料,特别是稀土NdFeB系永磁材料,是目前综合性能最好的一类永磁材料,已成为现代工业与科学技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基础。其中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由于具有优异的性价比而被迅速产业化,被广泛应用于计算机硬盘驱动器、硬盘音圈马达、电动机、发电机、核磁共振仪、音响、通讯设备等各个高新技术领域。
据统计全国烧结钕铁硼磁体的厂家中除了极少数厂家能生产≥52MGOe以上产品,少数厂家能生产45-50MGOe的以外,大多数只能生产45MGOe以下产品。烧结钕铁硼磁体的中、低端产品几乎为中国所独占。随着应用市场的日趋扩大和发展,中国烧结钕铁硼磁体发展呈现强劲的发展势头,仍然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高端产品的市场空间更大。目前国内烧结钕铁硼企业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其一是提高产品性能,满足不同行业对钕铁硼高性能的要求。其二是在保证矫顽力的前提下降低重稀土的使用量,提高产品性价比。其三提高后加工能力,朝着钕铁硼未来“轻薄短小”的方向发展。
高能积磁体可以实现器件小型化、轻量化,广泛应用于计算机、通信领域,重稀土如Dy、Tb等能有效提高烧结钕铁硼永磁体的矫顽力。但是,重稀土如Dy、Tb等的价格昂贵,国内重稀土的储备也呈下降趋势。减少重稀土使用量制备高能积钕铁硼永磁体成为今后重点发展方向之一。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稀土钕铁硼永磁体的制备方法,在减少重稀土元素使用的基础上,有效提升钕铁硼永磁材料稳定性,并且综合提升钕铁硼磁体的各项性能,同时本发明的制备方式适用于各个性能系列的稀土钕铁硼永磁体,适合推广使用。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稀土钕铁硼永磁体的制备方法,所述稀土钕铁硼永磁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配料:将稀土钕铁硼永磁体的各原料按照配方成分配比进行混合,得混合料备用;
(2)熔炼:对真空甩带炉进行抽真空至真空度﹤3Pa,后将上述混合料置于炉中进行烘料,后继续抽真空至真空度﹤5Pa时向炉中充入氩气,进行熔炼,待升温至1465-1485℃时,调节水冷铜辊转速45-55rpm,控制进水温度在10-15℃浇铸获得甩带片,且甩带片的厚度为0.15-0.25mm;
(3)氢破碎处理:将上述甩带片装到旋转式氢爆炉反应釜中进行抽真空处理,当真空度达到9E-1Pa以下时充氩气至常压,再抽真空充入纯度99.99%的高纯工业氢气,饱和吸氢,当吸氢失压≤0.02Mpa/5min时结束吸氢,且吸氢过程温度控制在100℃以下,吸氢完成后合炉升温至450℃进行一级脱氢处理1-3h后升温至600℃进行二级脱氢至真空度达到20-30Pa以下,结束脱氢,最后进行水冷处理;
(4)混料处理:将上述步骤(3)中氢破碎后的物料降温至30℃以下出炉至氩气保护的混料罐中进行混合30min,得混合粉末备用;
(5)气流磨处理:将上述混合粉末放入的气流磨粉机中进行磨粉,得到细粉的粒度分布范围为X10=1.7-1.9μm,X50=3.3-3.7μm,X90=6.5-6.8μm,X90/X10=3.5-4.0,D[3,2]=2.4-2.6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吉华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吉华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1975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