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栖息的多旋翼飞行爬壁机器人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312381.2 | 申请日: | 2020-04-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910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 发明(设计)人: | 付国强;马梦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0F5/02 | 分类号: | B60F5/02;B64C27/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智东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8 | 代理人: | 陈亚斌;关兆辉 |
| 地址: | 100044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栖息 多旋翼 飞行 机器人 | ||
1.一种可栖息的多旋翼飞行爬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1)以及设置在所述机身(1)上的旋翼机构(2)、车轮机构(3)、吸附机构(4)和传动机构(5),其中:
所述车轮机构(3)包括行车轮(31)和第一驱动装置(32),所述第一驱动装置(32)驱动所述行车轮(31)转动以实现机器人的行走功能;
所述旋翼机构(2)包括螺旋桨(21)和第二驱动装置(22),所述第二驱动装置(22)驱动所述螺旋桨(21)转动以实现机器人的飞行功能;
所述传动机构(5)用于带动所述螺旋桨(21)倾转,当所述螺旋桨(21)倾转到与墙壁平行时,可实现机器人的爬壁功能;
所述吸附机构(4)包括吸盘(41)和第三驱动装置,所述第三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吸盘(41)倾转,当所述吸盘(41)倾转到与墙壁或天花板垂直时,可实现机器人的栖息功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机构(3)包括至少两对称设置的行车轮(31)以及两第一驱动装置(32),一所述第一驱动装置(32)驱动一所述行车轮(31)转动时的转速与另一所述第一驱动装置(32)驱动另一所述行车轮(31)转动时的转速不同,以实现机器人的转向功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车轮(31)的高度尺寸大于所述螺旋桨(21)的高度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翼机构(2)还包括用于将所述螺旋桨(21)罩住的保护罩(2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5)包括与所述螺旋桨(21)连接的第一连杆(51)以及驱动所述第一连杆(51)转动的带传动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驱动装置包括与所述吸盘(41)连接的第二连杆(42)以及驱动所述第二连杆(42)转动的齿轮传动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41)为真空吸盘,所述机身(1)上设有用于给所述真空吸盘提供吸附力的真空泵(48)。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1)包括底板(11)以及连接在所述底板(11)两侧的机身连接件(12),所述行车轮(31)安装在所述机身连接件(12)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1)上设有摄像头(6),以实现机器人的勘探功能。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1)上还设有锂电池(71)以及用于固定所述锂电池(71)的锂电池固定带(7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交通大学,未经北京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1238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