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交通事故的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14329.3 | 申请日: | 2020-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698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苑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017 | 分类号: | G08G1/017;G08B21/00;H04N7/18;G06V20/52;G06V20/40;G06V10/764;G06V10/4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交通事故 检测 方法 装置 设备 介质 | ||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交通事故的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中的智能交通技术。该方法包括:从监控视频流中提取至少一帧静态图像;从至少一帧所述静态图像中识别设定的交通事故场景特征;根据识别到的交通事故场景特征,确定交通事故检测结果。本申请实施例提高了交通事故的检测效率,缩短了发现交通事故的耗时。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智能交通技术。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汽车保有量的增加,以及对道路通行效率的要求提高,如何治理交通拥堵成为道路交通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
引发交通拥堵的原因之一就是交通事故。当发生交通事故时会占用部分甚至全部车道,且交通事故的处理过程需要时间,致使占道现象要持续一段时间才能消除。因此,及时发现并处理交通事故,能缓解交通拥堵的一个方式。
目前发现并处理交通事故的途径,仍然以人工操作为主。一方面通过巡检员从监控视频中发现交通事故,另一方面靠事故方上报交通事故。但是受限于人员数量和精力等因素,导致人工方式确定交通事故的发生,都有滞后性。
此外,即使发现了交通事故,对交通事故的发生、确认、定责以及联带的定损、通知仍然全部依靠交警现场确认,智能化程度很低,所以也需要人通过一段时间才能完成处理,解除占道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交通事故的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以提高交通事故的检测效率,缩短发现交通事故的耗时。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交通事故的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
从监控视频流中提取至少一帧静态图像;
从至少一帧所述静态图像中识别设定的交通事故场景特征;
根据识别到的交通事故场景特征,确定交通事故检测结果。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从监控视频流中提取至少一帧静态图像,以从至少一帧静态图像中识别设定的交通事故场景特征,然后根据识别到的交通事故场景特征,确定交通事故检测结果。由此,实现基于静态图像识别交通事故场景特征,进而根据交通事故场景特征快速确定交通事故检测结果,以提高交通事故的检测效率,缩短发现交通事故的耗时。
另外,根据本申请上述实施例的一种交通事故的检测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可选的,如果所述静态图像为多帧,则从多帧所述静态图像中识别设定的交通事故场景特征包括:
从多帧所述静态图像中识别静态目标和/或动态目标,作为目标对象;
识别所述目标对象的所处区域和/或动作行为,作为设定的交通事故场景特征。
上述申请中的一个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通过提取多帧静态图像,并从多帧静态图像中识别目标对象,以将目标对象所处区域和/ 或动作行为,作为设定的交通故事场景特征,实现通过多帧静态图像进行比对,为后续确定交通事故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奠定了基础。
可选的,从多帧所述静态图像中识别静态目标包括:
通过背景模型,根据多帧所述静态图像之间的像素变化来确定静止区域作为静态背景;
从所述静态背景中提取静态目标。
可选的,从所述静态背景中提取静态目标包括:
从多帧所述静态背景中分别提取静态目标;
基于时空矩阵比例,确定多个所述静态目标的轮廓重合度和运动轨迹;
根据所述轮廓重合度和运动轨迹的置信度,滤除置信度不符合设定阈值的静态目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1432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