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面条的加工装置及其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03514.2 | 申请日: | 2020-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482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和丽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和丽梅 |
主分类号: | A21C1/06 | 分类号: | A21C1/06;A21C1/14;A21C9/00;A21C11/10;A21C11/20;A21C11/00;A21C14/00;A23L7/113;A23L3/358;A23L3/3472 |
代理公司: | 昆明盛鼎宏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3203 | 代理人: | 王辉 |
地址: | 674100 云南省丽江市***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面条 加工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条的加工装置及其加工方法,通过专用的面条加工设备将面粉在面糊状态下加热变熟,然后通过面条模具制作成为不同形状规格的熟面条;通过严格选取在面粉中加入的水、食用油和食盐,延长了面条的保质期,增加面条顺滑口感;用吹风机对面条进行冷却,防止粘连;通过承接平台对面条进行旋转承接,保证了每份面条的收放整齐,防止了相互粘连。本发明所述的加工方法及配套的加工设备制作的面条为熟食面条,外形美观,口感顺滑,互相不粘连,保质期相对较长,同时操作方便,基本不需要人力操作,适合大范围推广运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面条的加工装置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面条起源于中国,已有四千多年的制作食用历史。面条是一种制作简单,食用方便,营养丰富,即可主食又可快餐的健康保健食品,早已为世界人民所接受与喜爱。面条一种用谷物或豆类的面粉加水磨成面团,之后或者压或擀制或抻成片再切或压,或者使用搓、拉、捏等手段,制成条状或窄或宽,或扁或圆或小片状,最后经煮、炒、烩、炸而成的一种食品。花样繁多,品种多样。地方特色极其丰富,又如庆祝生日时吃的长寿面以及国外的香浓意大利面等。好吃的面条几乎都是温和而筋道的,将面食的风味发展到极致。
现有面条都是直接生的面粉进行压制成条状,面条口感不一,煮熟后容易变成坨状,且煮熟后也不易储存。所以需要设计一种可以防止面条粘连,保持面条口感的面条加工方法和加工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面条的加工装置及其方法,从而改善面条口感,且不容易断和煮熟后成坨状,增加面条弹性,更易于储存,不易变质,有效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面条的加工装置,包括面粉糊搅拌装置、面粉糊热加工装置、出料口;所述面粉糊搅拌装置设置在面粉糊热加工装置上方;出料口设置在面粉糊热加工装置末端;所述面粉糊搅拌装置包括进料斗、螺旋搅拌桨;螺旋搅拌桨设置于进料斗内部;螺旋搅拌桨末端设置有进料口;面粉糊热加工装置通过进料口与面粉糊搅拌装置连接;面粉糊热加工装置包括加热通道、输料螺杆;加热通道7的末端底部设置有出料口;出料口上设置有面条模具。
进一步的,所述面粉糊热加工装置下方设置有支撑架;支撑架中央固定设置有吹风机;所述吹风机吹风方向朝向面条下落方向。
进一步的,出料口下方设置有面条承接装置;所述面条承接装置包括承接平台、旋转轴;所述承接平台下方设置有旋转轴;旋转轴上连接设置有旋转电机;旋转电机带动旋转轴、承接平台做旋转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面条模具设置为可拆卸结构;出料口次下方设置有面条切割刀片。
进一步的,进料斗上设置有添加剂进料口、液体进料口;进料斗侧壁上设置有粘度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面条制作原料的质量配比为:面粉85-90份、食用油5.5-6.5份、水4.5-5.5份、食用盐1.0-1.2份。
进一步的,所述面条制作原料的质量配比为:面粉88份、食用油6份、水5份、食用盐1.0份。
进一步的,所述面条的加工方法为:将面粉、食用油、水、食用盐按配比投入进料斗内,设定螺旋搅拌桨的转速,搅拌一定时间后,通过粘度传感器得到的粘度数据,达到要求的粘度要求后,打开进料口,将搅拌均匀的面糊依靠重力的作用下落到面粉糊热加工装置中,面糊在面粉糊热加工装置内加热变熟,通过输料螺杆将熟面糊挤压,从出料口挤出,在挤出过程中,根据需求通过不同的面条模具挤压出不同规格的熟面条;挤出的面条在重力作用下下落到承接平台上事先准备好的器皿内;承接平台的旋转使承接的面条呈环状堆叠;面条堆叠到一定量后,通过面条切割刀片将面条剪断,换新的器皿,继续承接;在面条下落过程中;启动吹风机,为面条降温,防止粘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和丽梅,未经和丽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035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