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顶棚用耐热性、抗静电复合功能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88249.5 | 申请日: | 2020-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937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韩俊女;赵英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荆门市诺维英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12 | 分类号: | C08L23/12;C08L23/16;C08L55/02;C08L97/02;C08L51/06;C08L51/04;C08K13/02;C08K5/092;C08K3/36;C08K3/04;C08K3/22;C08K3/34;C08K5/098;C08K5/349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合道英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09 | 代理人: | 廉红果 |
地址: | 448000 湖北省荆门***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顶棚 耐热性 抗静电 复合 功能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顶棚用耐热性、抗静电复合功能材料,该功能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改性聚丙烯树脂30~45份、ABS树脂15~25份、微硅粉5~15份、功能化石墨烯粉8~12份、纳米碳溶胶1~3份、纳米二氧化钛2~3份、滑石粉1~2份、硅酸锆2~3份、硬脂酸锌0.5~1份、椰壳纤维3~8份、增韧剂1~2份、相容剂1~3份、抗氧剂0.5~1份、阻燃剂1~2份;本发明还公开了该复合功能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利用功能化石墨烯、纳米碳溶胶、纳米二氧化钛、滑石粉、硅酸锆、硬脂酸锌之间的协同作用,使得该材料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和抗静电性,从而不仅有效的减少了车内部发生静电的现象,而且也减少了灰尘的沉积,同时也提高了乘坐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功能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顶棚用耐热性、抗静电复合功能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顶棚内饰是汽车整车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作用是提高车内的装饰性,同时顶棚内饰还可提高车内与车外的隔热、绝热效果;降低车内噪声,提高吸音效果;提高乘坐的舒适性和安全性。由于太阳直射车顶,汽车顶部温度较高,因此顶棚内饰的耐热性和耐候性指标要求较严,此外,人们在乘坐汽车时,时有发生静电现象,静电会使材料表面吸尘,也对人身体健康造成直接危害,开发抗静电材料不仅使车内部减少灰尘而减少故障,还有益人们健康;针对上述问题,需要人们共同关注并解决。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顶棚用耐热性、抗静电复合功能材料,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耐热性和抗静电性不佳的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汽车顶棚用耐热性、抗静电复合功能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顶棚用耐高温、抗静电复合功能材料,该功能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
改性聚丙烯树脂30~45份、ABS树脂15~25份、微硅粉5~15份、功能化石墨烯粉8~12份、纳米碳溶胶1~3份、纳米二氧化钛2~3份、滑石粉1~2份、硅酸锆2~3份、硬脂酸锌0.5~1份、椰壳纤维3~8份、增韧剂1~2份、相容剂1~3份、抗氧剂0.5~1份、阻燃剂1~2份。
优选地,该功能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
改性聚丙烯树脂30~40份、ABS树脂15~20份、微硅粉8~10份、功能化石墨烯粉8~10份、纳米碳溶胶1~2份、纳米二氧化钛2~2.5份、滑石粉1~1.5份、硅酸锆2.5~3份、硬脂酸锌0.5~0.8份、椰壳纤维4~6份、增韧剂1~1.5份、相容剂1~2份、抗氧剂0.5~0.8份、阻燃剂1~1.5份。
优选地,该功能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
改性聚丙烯树脂38份、ABS树脂20份、微硅粉10份、功能化石墨烯粉10份、纳米碳溶胶2份、纳米二氧化钛2.5份、滑石粉1.5份、硅酸锆2.5份、硬脂酸锌0.8份、椰壳纤维5份、增韧剂1.5份、相容剂2份、抗氧剂0.7份、阻燃剂1.5份。
优选地,所述微硅粉的粒径为80~120nm。
优选地,所述纳米碳溶胶的固含量为20%~25%。优选地,所述阻燃剂为氮系阻燃剂和磷系阻燃剂的复配物;其中,氮系阻燃剂和磷系阻燃剂的重量比为1:(1~1.5)。
优选地,所述氮系阻燃剂为三聚氰胺氰尿酸、三聚氰胺多聚磷酸酯中的一种或两种;磷系阻燃剂为水溶性聚磷酸铵、间苯二酚双(二苯基磷酸酯)中的一种或两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荆门市诺维英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荆门市诺维英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8824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