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刚石铝复合材料表面镀覆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69286.1 | 申请日: | 2020-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347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发明(设计)人: | 付银辉;李元朴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四威高科技产业园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28/02 | 分类号: | C23C28/02;C23C18/18;C23C18/36;C25D5/12;C25D3/12;C25D3/48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杜康黎 |
地址: | 61173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刚石 复合材料 表面 镀覆 工艺 | ||
1.一种金刚石铝复合材料表面镀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进行的除油,酸洗,浸锌活化,化学预镀镍,化学镀镍,酸洗,活化,二次化学镀镍,热处理,二次除油,二次活化,电镀镍及电镀金,所述化学镀镍为将经过预镀镍的载板放入温度为85~91℃,pH为4.6~5.2的高温酸性化学镀镍溶液中浸泡3~5min,所述热处理后还包括研磨,对载体镍层表面进行打磨,至金刚石铝表面金刚石轮廓消失;
所述浸锌活化为将经过酸洗过水后的载板放入体积浓度为15~20%的沉锌水溶液中,在温度10~35℃,首次浸锌30~50s,然后用30~50%硝酸溶液褪除锌层,再放入沉锌水溶液中二次浸锌10~30s;每次浸锌后应在自来水中浸泡10~30s彻底清除载板表面的残留溶液;
所述活化为将载板浸泡于25~35℃离子钯活化溶液中3~5min,离子钯活化溶液组成为:硫酸50~100ml/L、硫酸钯0.1~1g/L、CuSO4 1~100g/L、三乙醇胺10~500mg/L、其余为纯水;
所述二次化学镀镍为将载板温度为85~91℃,pH为4.6~5.2的高温酸性化学镀镍溶液中浸泡2~2.5h,沉积镍层30~40μm;
所述热处理为将二次镀镍后的载板在空气炉除氢,炉温190±10℃,处理8小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金刚石铝复合材料表面镀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油包括化学除油和碱性除油,其中化学除油为将金刚石铝复合材料载板放入除油粉的溶液中超声清洗,取出后用自来水清洗,观察载板表面应有至少30s连续的水膜;碱性除油为将经过化学除油的载板放入碱性除油液中浸泡,然后用自来水清洗,浸泡。
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金刚石铝复合材料表面镀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油粉溶液的浓度为20~40g/L;所述超声清洗时间为4~10min,温度为40~60℃;所述碱性除油液的温度为80~95℃,浸泡时间为30~60s;所述自来水浸泡时间为15~30s。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金刚石铝复合材料表面镀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洗为将经过除油的载板放入体积浓度为30~50%的硝酸溶液中室温浸泡10~20s,酸洗后应在自来水中浸泡15~30s。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金刚石铝复合材料表面镀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学预镀镍为将浸锌处理后的载板放入预镀镍溶液中浸泡,以便在载板表面沉积一层较薄镍层;预镀镍溶液包括20~30g/L六水合硫酸镍,30~40g/L氯化铵,40~60g/L二水柠檬酸钠,20~30g/L一水次亚磷酸钠,并用氨水将预镀镍溶液的pH调至8.5~9。
6.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金刚石铝复合材料表面镀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洗为将载板浸泡于质量浓度为5~10%的硫酸溶液中30~60s,取出后使用自来水和纯水依次清洗15~30s,充分去除载板表面残留酸液。
7.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金刚石铝复合材料表面镀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化学除油为将载板放入含20~40g/L除油粉溶液中,在40~60℃温度下超声波清洗4~10min;所述二次活化为将载体浸泡于质量浓度为5~10%的硫酸溶液中30~60s,取出后使用自来水和纯水依次清洗15~30s,充分去除载板表面残留酸液。
8.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金刚石铝复合材料表面镀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镀镍为将载体放入温度40~60℃电镀镍溶液中施镀10~20min,电流密度为1~2A/dm2,电镀镍溶液pH为3.5~4.5,组成为:氨基磺酸镍300g/L~450g/L、5~15g/L氯化镍、30~45g/L硼酸;镀后取出使用流动自来水和纯水一次清洗15~30s,去除残留镀镍;所述电镀金为将载板放入温度50~55℃的电镀金溶液中施镀15~20min,电流密度为:0.1~0.3A/dm2,金层厚度为1.5~2μm;电镀金溶液组成为:10~25g/L金、140~180g/L无水亚硫酸钠、80~100g/L柠檬酸钾、80~100g/L氯化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四威高科技产业园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四威高科技产业园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6928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阻尼可调式汽车减振器
- 下一篇:一种多燃料智能充量压缩燃烧发动机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