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小麦磷脂酰肌醇转运蛋白TaSec14基因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64979.1 | 申请日: | 2020-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385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王振英;刘晓颖;范宝莉;尚云涛;张双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K14/415 | 分类号: | C07K14/415;C12N15/29;C12N15/82;A01H5/00;A01H6/46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杰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2207 | 代理人: | 朱红星 |
地址: | 300387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麦 磷脂酰肌醇 转运 蛋白 tasec14 基因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在感白粉病小麦品种京411中克隆到的一个磷脂酰肌醇转运蛋白基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31071671)天津市科委重点项目(编号17JCZDJC34100)科技支撑项目(编号18YFZCNC01100)。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生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栽培小麦京411中磷脂酰肌醇转运蛋白基因
背景技术
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是世界上广泛种植的禾本科粮食作物之一,但各种病虫害的发生严重影响了小麦的产量,其中由布氏白粉菌(Blumeria graminis f. sp.tritici)引起的小麦白粉病是危害严重的病害之一(高红云等,2015; Morgounov et al.,2012)。
Sec14p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的磷脂酰肌醇转运蛋白(Phosphatidylinositol transfer proteins,PITPs)(毛花英等,2019),最早在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中被发现,主要参与磷脂代谢和形成高尔基体分泌囊泡等过程(Bankaitis et al., 1989, 1990)。最近发现,Sec14基因家族在植物响应逆境胁迫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Wang等(2016)在拟南芥中过表达玉米Sec14p基因发现,转基因拟南芥的根长变短、种子萌发率下降,并且脯氨酸的积累减少,抗氧化酶活性下降,这一系列变化最终提高了转基因拟南芥对低温胁迫的耐受性。Kieł等在抗旱大麦中发现,HvSec14p蛋白能与大多数磷脂酰肌醇结合,且在渗透胁迫下转录水平明显增加。认为该蛋白可能通过参与细胞内磷脂酰肌醇的合成,增强抗旱大麦细胞膜的渗透能力(2016)。毛花英等在甘蔗中克隆了Sec14基因,发现在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盐、CaCl2和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胁迫下ScSec14基因表达均上调,推测ScSec14可能参与了Ca2+和SA介导的信号通路从而响应逆境胁迫。苏世超等发现TaSec14p-5基因在小麦孕穗期的不同组织中组成型表达,并受盐、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干旱及低温胁迫的诱导(2016)。有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师范大学,未经天津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649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