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仿生多孔MSCs微球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39465.0 | 申请日: | 2020-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300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孙凌云;聂敏;赵远锦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鼓楼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L27/18 | 分类号: | A61L27/18;A61L27/50;A61L27/56;A61L27/20;A61L27/38;A61L27/54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王磊 |
地址: | 21000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仿生 多孔 mscs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1.一种仿生多孔MSCs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分别取海藻酸盐和聚氧化乙烯溶于双蒸水中,在37℃下搅拌2小时,得到完全溶解的海藻酸盐溶液和聚氧化乙烯溶液;
S2:将步骤S1制备得到的海藻酸盐溶液和聚氧化乙烯溶液混合,然后向混合的溶液中加入培养好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并加入1%质量浓度的纳米纤维素,制备形成先驱液;
S3:将步骤S2制备的先驱液通过微流控电喷装置喷洒到多聚赖氨酸溶液中,凝固制备形成细胞微载体;
S4:分别取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置入NaCl溶液中,控制pH为5.2,制备得到偶联剂溶液;
S5:将步骤S3的得到的细胞微载体置于步骤S4制备的偶联剂溶液中,静置2min,得到仿生多孔MSCs微球。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生多孔MSCs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海藻酸盐溶液和聚氧化乙烯溶液的质量比为10: (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生多孔MSCs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细胞浓度为1×106个/m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生多孔MSCs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微流控电喷装置的调节电压为3~10V,流速为50~200μL/min,制备得到的细胞微载体的直径为200~700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生多孔MSCs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偶联剂溶液的具体配制为:每1mL的NaCl溶液中加入35mg的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和17.5mg的N-羟基琥珀酰亚胺;其中,NaCl溶液的质量浓度为0.15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多孔MSCs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得到的仿生多孔MSCs微球在制备组织再生修复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材料中的应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仿生多孔MSCs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难治性系统性硬化、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干燥综合征、类风湿关节炎、炎症性肠病中的任意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鼓楼医院,未经南京鼓楼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3946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