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30320.4 | 申请日: | 2020-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242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曹方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 |
代理公司: | 北京布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05 | 代理人: | 李浩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显示 面板 显示装置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解决了3D弯折屏和瀑布屏在使用过程中边缘常常被误触控的问题。包括显示层,其中所述显示层包括弯折区和非弯折区;第一触控层,设置在所述显示层出光面的一侧,其中所述第一触控层在所述显示层上的投影位于所述非弯折区内;以及触控灵敏度惰性区域,围绕在所述第一触控层的四周,所述触控灵敏度惰性区域在所述显示层上的投影位于所述弯折区内,其中,所述触控灵敏度惰性区域内取消触控功能,或所述触控灵敏度惰性区域内的触控灵敏度小于所述第一触控层的触控灵敏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柔性显示产品逐渐追求窄边框的潮流,使得显示装置的边框变得越来越窄,同时为了追求外光效果和手握触感,3D弯折屏和瀑布屏设计成为了目前主流的市场选择。然而,3D弯折屏或者瀑布屏由于弯折形成的大视角,加剧屏体视角色偏的问题,于此同时,边缘弯折的产品在使用过程中边缘常常被误触控,极大的影响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解决了3D弯折屏和瀑布屏在使用过程中边缘常常被误触控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包括显示层,其中所述显示层包括弯折区和非弯折区;第一触控层,设置在所述显示层出光面的一侧,其中所述第一触控层在所述显示层上的投影位于所述非弯折区内;以及触控灵敏度惰性区域,围绕在所述第一触控层的四周,所述触控灵敏度惰性区域在所述显示层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弯折区内,其中,所述触控灵敏度惰性区域内取消触控功能,或所述触控灵敏度惰性区域内的触控灵敏度小于所述第一触控层的触控灵敏度。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在所述触控灵敏度惰性区域内设有第一填充层,其中所述第一填充层与所述第一触控层同层设置。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填充层为光学胶层。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触控灵敏度惰性区域包括第二触控层,设置在所述显示层的一侧,其中所述第二触控层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触控层的厚度。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触控灵敏度惰性区域进一步内设有第二填充层,设置在所述第二触控层远离所述显示层出光面的一侧,其中所述第二填充层的厚度和所述第二触控层的厚度之和等于所述第一触控层的厚度。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触控灵敏度惰性区域内设有第三触控层,所述第三触控层的厚度与所述第一触控层的厚度相等,其中所述第三触控层的触控信号弱于所述第一触控层的触控信号。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触控层的宽度为所述触控灵敏度惰性区域的宽度的八倍。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进一步包括:偏光层,设置在所述第一触控层远离所述显示层的一侧;以及盖板,设置在所述偏光层远离所述第一触控层的一侧。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一所述的显示面板。
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包括:提供或制作一显示层,其中所述显示层包括弯折区和非弯折区;以及在所述显示层上沉积第一触控层和触控灵敏度惰性区域,所述第一触控层设置在所述非弯折区的一侧,所述触控灵敏度惰性区域围绕在所述第一触控层的四周,其中,所述触控灵敏度惰性区域内取消触控功能,或所述触控灵敏度惰性区域内的触控灵敏度小于所述第一触控层的触控灵敏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3032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