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器人底盘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17115.4 | 申请日: | 2020-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010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杨子赫;敖奇;张奎刚;李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13/04 | 分类号: | B60G13/04;B60K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联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94 | 代理人: | 张陆军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台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器人 底盘 | ||
本发明属于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器人底盘。本发明通过在万向节的下方设置减震单元,通过缓冲机构、基座、底盘转向座和转动机构之间的相互配合,可以始终保持垂直方向的稳定性,限制了万向节垂直方向上的运动,确保底盘不会因万向节保持不住水平而坐落至地面。本发明具有对底盘的减震作用,避免了底盘发生变形,保障了机器人的行车安全,实用性强,可靠性高。此外,本发明采用双动力源驱动四个车轮,辅以转向机构,底盘转向灵活,可以原地转弯。本发明的转向机构可以实现耦合驱动下主动轮的转向;节省了驱动电机的数量,降低了底盘的成本,同时可以使底盘进行平移运动和零半径转向。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器人底盘。
背景技术
机器人的应用日趋广泛,例如仿生机器人、教育机器人、送餐机器人、迎宾机器人以及巡检机器人等等。
在现有技术中,具有底盘的移动机器人多种多样,但现有技术中机器人在复杂环境运行时减震能力差,影响机器人的作业效果和使用寿命。在不平整的路面上行驶时,产生较强的颠簸,不能保证机器人平稳的运行姿态,影响机器人的操作性能,同时,底盘长期受到震动,容易使底盘上的零件松动,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在现有技术中,底盘驱动方式主要有:全驱、双驱、单驱;转向方式主要有:差速、麦克纳姆轮转向、转向机构驱动转向。差速转向存在轮胎磨损大的问题;麦克纳姆轮转向存在昂贵、可靠性低的问题;转向机构驱动转向时,驱动被动轮转向方便,但底盘上一旦有主动轮,则很难实现零半径转弯操作,因主动轮要时刻与动力轴传动。当机器人采用转向机构驱动转向时,转向电机带动被动轮旋转,或带动主动轮及其驱动电机共同转向;带动主动轮及其驱动电机共同转向比较简单,但要求每个主动轮配备一个驱动电机,才能实现主动轮转向,机器人的生产成本高。
因此,研发一种可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机器人底盘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机器人底盘,所述机器人底盘包括底盘主体、车轮、轮轴连接杆、万向节和减震单元;
所述轮轴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设有所述万向节,所述万向节与所述车轮连接;
所述万向节和所述车轮均对称设置在所述底盘主体的两侧;
所述减震单元与所述万向节连接,所述减震单元设置在所述万向节的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减震单元包括缓冲机构、基座、底盘转向座和转动机构;
所述缓冲机构的一端设置有滑动部件,所述滑动部件与所述万向节连接;
所述缓冲机构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基座上;
所述底盘转向座固定设置在所述底盘主体上;
所述底盘转向座与所述基座通过所述转动机构实现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机构选自减震弹簧、缓冲杆的任意一种;
所述滑动部件选自深沟球轴承、圆锥滚子轴承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机构选自平面轴承与法兰轴组合、转轴和耐磨塑料套组合、转轴和转板的嵌套组合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机构选自平面轴承与法兰轴组合时,所述底盘转向座上设置有圆孔;
所述转动机构包括平面轴承、连接法兰轴、防摩圈、螺栓;所述连接法兰轴由上至下,依次与所述平面轴承、所述底盘转向座、所述防磨圈同轴心配合;
所述连接法兰轴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基座上,实现所述底盘转向座与所述基座的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防磨圈选自铜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171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