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器人底盘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17115.4 | 申请日: | 2020-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010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杨子赫;敖奇;张奎刚;李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13/04 | 分类号: | B60G13/04;B60K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联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94 | 代理人: | 张陆军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台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器人 底盘 | ||
1.一种机器人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底盘包括底盘主体、车轮、轮轴连接杆、万向节和减震单元;
所述轮轴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设有所述万向节,所述万向节与所述车轮连接;
所述万向节和所述车轮均对称设置在所述底盘主体的两侧;
所述减震单元与所述万向节连接,所述减震单元设置在所述万向节的下方;所述减震单元的转轴和所述万向节的转轴同心设置;所述减震单元包括缓冲机构、基座、底盘转向座和转动机构;其中,所述底盘转向座固定设置在所述底盘主体上;所述底盘转向座与所述基座通过所述转动机构转动连接,所述缓冲机构的一端与基座连接,所述缓冲机构的另一端设置有滑动部件,所述滑动部件与所述万向节连接;所述缓冲机构选自减震弹簧、缓冲杆的任意一种;所述滑动部件选自深沟球轴承、圆锥滚子轴承的任意一种;
所述机器人底盘还包括转向机构,所述转向机构设置在所述底盘主体中;所述转向机构包括转向电机、梯形丝杆、两个导向杆、两个移动座、传动连杆、转向轴承杆;所述梯形丝杆的两侧设置有所述导向杆;两个所述导向杆之间互相平行;所述梯形丝杆沿与所述轮轴连接杆平行的方向设置;每个所述导向杆沿与所述轮轴连接杆平行的方向设置;两个所述移动座之间互相平行;每个所述移动座均沿与所述轮轴连接杆垂直的方向设置;
所述梯形丝杆和所述导向杆均从所述移动座中穿过;所述转向电机与所述梯形丝杆连接,所述转向电机用于带动所述梯形丝杆转动;所述梯形丝杆的前段与后段的螺纹旋向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选自平面轴承与法兰轴组合、转轴和耐磨塑料套组合、转轴和转板的嵌套组合的任意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选自平面轴承与法兰轴组合时,所述底盘转向座上设置有圆孔;
所述转动机构包括平面轴承、连接法兰轴、防磨圈、螺栓;所述连接法兰轴由上至下,依次与所述平面轴承、所述底盘转向座、所述防磨圈同轴心配合;
所述连接法兰轴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基座上,实现所述底盘转向座与所述基座的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器人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磨圈选自铜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底盘还包括伞齿轮、驱动电机、电子变向器;所述伞齿轮、所述驱动电机、所述电子变向器均设置在所述底盘主体中;
所述伞齿轮设置在所述轮轴连接杆上,所述伞齿轮与所述驱动电机连接;
所述电子变向器设置在所述轮轴连接杆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座上设置有两个圆孔,两个所述导向杆分别从两个所述圆孔穿过;
所述移动座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梯形丝杆从所述螺纹孔穿过;所述螺纹孔设有与所述梯形丝杆相匹配的螺纹;
所述移动座与所述传动连杆的一端连接,所述传动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转向轴承杆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底盘还包括轴承内圈、轴承外圈、卡簧;
所述轴承内圈、轴承外圈、卡簧设置在所述车轮与所述万向节之间;由车轮到所述万向节的方向依次设置有轴承内圈、轴承外圈、卡簧;
所述轴承外圈嵌入所述车轮的轮毂内侧;
所述转向轴承杆与所述轴承内圈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机器人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轴承杆为轴承内圈焊接固定有连杆的形式,轴承外圈嵌入轮毂内侧,加以卡簧防脱出,内圈和外圈产生相对转动,使得车轮转动时能够被转向轴承杆传递而来的力推动转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1711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