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驱动装置及开关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11689.0 | 申请日: | 2020-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730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松原邦夫;长野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3K17/042 | 分类号: | H03K17/042;H02M1/32;H02M1/08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胡秋瑾;宋俊寅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 装置 开关 | ||
若在驱动装置中设置用于短路保护的结构,则会导致装置大型化。本发明提供一种驱动装置,包括:根据输入了使串联连接在正侧电源线和负侧电源线之间的第一半导体元件和第二半导体元件中的第一半导体元件断开的信号的情况来使该第一半导体元件断开的栅极驱动电路;测定与施加于第二半导体元件的电压对应的参数的测定电路;在第一半导体元件的断开期间中参数满足了第一条件时产生第一定时信号的定时产生电路;以及根据第一定时信号,在第一半导体元件的断开期间中将第一半导体元件的栅极电压的变化速度设为比基准速度要低的速度的驱动条件变更电路,栅极驱动电路根据第一半导体元件导通期间参数满足了第二条件的情况来使第一半导体元件断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驱动装置及开关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在驱动半导体元件的驱动装置中,为了降低开关损耗、抑制关断时的浪涌电压,采用了在断开期间使栅极电压的变化速度变化的有源栅极驱动方式(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另外,提出了用于检测短路来保护元件的各种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3)。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616825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7-259533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第572947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若在驱动装置中设置用于短路保护的结构,则会导致装置大型化。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在本发明的第一方式中,提供一种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可以具备栅极驱动电路,该栅极驱动电路根据输入了使串联连接在正侧电源线与负侧电源线之间的第一半导体元件和第二半导体元件中的第一半导体元件断开的信号的情况,使该第一半导体元件断开。驱动装置可以具备测定电路,该测定电路测定与施加于第二半导体元件的电压对应的参数。驱动装置可以具备定时产生电路,该定时产生电路在第一半导体元件的断开期间中参数满足第一条件时产生第一定时信号。驱动装置可以具备驱动条件变更电路,该驱动条件变更电路根据第一定时信号,在第一半导体元件的断开期间中将第一半导体元件的栅极电压的变化速度设为比基准速度要低的速度。栅极驱动电路也可以根据在第一半导体元件导通期间参数满足了第二条件的情况,来使第一半导体元件断开。
栅极驱动电路也可以在从第一半导体元件导通开始起经过基准时间以后,根据参数满足了第二条件的情况来使第一半导体元件断开。
定时产生电路可以在第一半导体元件导通的期间参数满足了第二条件时,产生第二定时信号。驱动条件变更电路可以根据第二定时信号,在第一半导体元件的断开期间中将栅极电压的变化速度设为比基准速度要低的速度。
定时产生电路产生预先确定的第一脉宽的第一定时信号,
驱动条件变更电路可以在从接收到第一定时信号时起产生了第一定时信号的期间降低栅极电压的变化速度。
定时产生电路可以产生预先确定的、比第一脉宽要大的第二脉宽的第二定时信号。驱动条件变更电路可以在从接收到第二定时信号时起产生了第二定时信号的期间降低栅极电压的变化速度。
第二脉宽可以比从第一半导体元件的断开开始到结束为止的时间宽度要大。
驱动装置可以具备判定参数是否满足第一条件的第一判定电路。驱动装置可以具备判定参数是否满足第二条件的第二判定电路。
第一条件和第二条件可以是相同的条件。第一判定电路和第二判定电路可以是相同的电路。
参数可以表示施加于第二半导体元件的电压。
第二条件可以是施加于第二半导体元件的电压为第二基准电压以下。第二基准电压可以小于正侧电源线和负侧电源线之间的电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电机株式会社,未经富士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116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