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油发动机润滑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90409.2 | 申请日: | 2020-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491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孙文斌;庄敏阳;孙洪伟;张倩;武志强;钟锦声;张峰;王立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0M169/04 | 分类号: | C10M169/04;C10M137/02;C07F9/6574;C10N40/25;C10N30/06;C10N30/08;C10N30/10;C10N30/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油 发动机 润滑油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汽油发动机润滑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汽油发动机润滑油组合物,包括润滑油生物降解促进剂、聚异丁烯丁二酸酯分散剂、水杨酸盐清净剂、烷基化二苯胺型抗氧剂、屏蔽酚型抗氧剂、硫代氨基甲酸酯、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有机钼摩擦改进剂、黏度指数改进剂和润滑油基础油,所述润滑油生物降解促进剂结构如通式(I)所示:其中各基团的定义见说明书。本发明的润滑油组合物具有优异的生物降解性能、高温抗氧化性能、分散性能和减摩性能,能够满足高性能汽油发动机润滑油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润滑油组合物,尤其涉及一种生物降解性能优异的汽油发动机润滑油组合物。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汽车行业发展迅速,已经进入汽车普及期。截止到2015年底,我国汽车保有量达到1.7亿辆,约占世界汽车总量的15%。受益于汽车行业的迅速发展,我国内燃机油的消耗量也急剧增加,由2001年的150万吨增加到2015年的390万吨。内燃机油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高温氧化、外部燃油、水分、金属和机械杂质的作用,油品发生氧化变质,因此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必须更换新机油。
废弃的内燃机油中含有碳氢化合物、添加剂、油泥以及其他对动植物有害的有机或无机物。在《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废机油属于危险废物(HW08),对水和土壤的污染特别严重。在我国,废弃机油由于分布分散,难以有效回收利用,因此,寻求高效的润滑油生物降解促进剂应用到内燃机油中,减少废弃机油对环境的影响,一直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努力的目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汽油发动机润滑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以下方面的内容。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汽油发动机润滑油组合物。
本发明的汽油发动机润滑油组合物,包括润滑油生物降解促进剂、聚异丁烯丁二酸酯分散剂、水杨酸盐清净剂、烷基化二苯胺型抗氧剂、屏蔽酚型抗氧剂、硫代氨基甲酸酯、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有机钼摩擦改进剂、黏度指数改进剂和润滑油基础油,其中所述润滑油生物降解促进剂结构如通式(I)所示:
在式(I)中,X为磷或硼,R1各自独立地选自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丁基、2-甲基丙基、1-甲基丙基、苄基和氢,R2选自C8-C18的直链或支链烷基。
根据本发明,所述润滑油生物降解促进剂的合成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将酒石酸与式(II)化合物混合于第一溶剂中进行一次反应,得第一中间产物,其中R3为甲基或乙基;
(2)将卤代试剂与式(III)化合物混合于第二溶剂中置于反应器进行二次反应,得第二中间产物,其中卤代试剂选自三氯化磷、三溴化磷、三氯氧磷、三溴化硼和三氯化硼中的一种或多种;
R2OH (III)
(3)所述第一中间产物混合于第三溶剂中加入反应器,与所述第二中间产物进行三次反应,得第三中间产物;
(4)所述第三中间产物经水解反应,得所述式(I)化合物。
根据本发明,所述第一溶剂优选选自二氯甲烷、氯仿、丙酮、乙酸乙酯、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和乙腈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第二溶剂优选选自四氢呋喃、二氯甲烷、氯仿、丙酮、乙酸乙酯、正己烷、三氯乙烯和乙腈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第三溶剂优选选自四氢呋喃、二氯甲烷、氯仿、丙酮、乙酸乙酯、正己烷、三氯乙烯和乙腈中的一种或多种。
根据本发明,所述酒石酸与所述式(II)化合物的摩尔比优选为1:5~5:1;所述酒石酸在所述一次反应体系中的浓度优选为0.2摩尔/升~1.0摩尔/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904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