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通行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82709.6 | 申请日: | 2020-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411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许珺;周晶;严斌峰;栾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087 | 分类号: | G08G1/087;G08G1/07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彭瑞欣;刘悦晗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通行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通行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发送优先编号区间给优先车辆,优先编号区间是从第一顺序编号的集合中筛选获得的区间,第一顺序编号是依据到达信息对车辆集合中的车辆进行排序获得的编号;响应于优先车辆返回的期望通行编号,依据期望通行编号和第一顺序编号,计算获得并发送第二顺序编号给车辆集合中的车辆和优先车辆,第二顺序编号用于使车辆集合中的车辆和优先车辆依序通过合流信息采集设备。简化车辆的通行过程,能依照实际情况对车辆集合中的车辆和优先车辆进行通行管控,保证车辆集合中的车辆和优先车辆能够依据第二顺序编号通过合流信息采集设备,减少因交通拥堵而导致的优先车辆的通行时间过长,提升用户体验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联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辆通行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5G和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发展,车联网和车路协同技术在智能交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车联网和车路协同技术能够充分保障车辆安全、可靠、高效的通行。目前针对现有匝道汇入场景,主要通过车-路信息协同保障,通过路侧设备根据行驶环境信息计算,获得车辆的指导车速或者合流点到达时间,进而完成车辆主路合流;例如,采用匝道控制信号灯对匝道汇入车辆进行控制,通过调节从匝道进入主路的车流量,来应对可能发生的拥堵问题。
但受限于现有技术手段和硬件条件,上述控制方式难以针对真实的交通状况实现按需管控。并且,匝道汇入地区易发生拥堵和交通事故的核心原因在于车辆行驶路线的改变,使得交通环境的复杂程度进一步加深,造成主路车辆和匝道汇入车辆之间行驶信息的协同处理难度加大。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通行方法及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难以针对真实的交通状况实现按需管控而导致的主路车辆和匝道汇入车辆之间行驶信息的协同处理难度加大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辆通行方法,方法包括:发送优先编号区间给优先车辆,优先编号区间是从第一顺序编号的集合中筛选获得的区间,第一顺序编号是依据到达信息对车辆集合中的车辆进行排序获得的编号;响应于优先车辆返回的期望通行编号,依据期望通行编号和第一顺序编号,计算获得并发送第二顺序编号给车辆集合中的车辆和优先车辆,其中,第二顺序编号用于使车辆集合中的车辆和优先车辆依序通过合流信息采集设备。
在一些具体实现中,依据期望通行编号和第一顺序编号,计算获得并发送第二顺序编号给车辆集合中的车辆步骤,包括:若确定期望通行编号大于车辆的车辆原始编号,则车辆在第二顺序编号中的车辆编号等于第一顺序编号,车辆原始编号是车辆在第一顺序编号中的编号;若确定期望通行编号小于或等于车辆原始编号,则车辆在第二顺序编号中的车辆编号等于第一顺序编号加一;发送第二顺序编号给车辆集合中的车辆和优先车辆;其中,期望通行编号是优先编号区间中的任一编号,第一顺序编号的取值范围是小于或等于1,且,大于或等于车辆集合中的车辆数量。
在一些具体实现中,发送第二顺序编号给车辆集合中的车辆和优先车辆步骤,包括: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发送第二顺序编号给车辆集合中的车辆和优先车辆。
在一些具体实现中,在发送优先编号区间给优先车辆步骤之前,还包括:在预设时长内,采集获得车辆集合中的车辆进入预设范围的时间信息和车辆与合流信息采集设备之间的距离;依据时间信息和距离,估算得到到达信息;依据到达信息对车辆集合中的车辆进行排序,获得并发送第一顺序编号给车辆集合中的车辆。
在一些具体实现中,在响应于优先车辆返回的期望通行编号,依据期望通行编号和第一顺序编号,计算获得并发送第二顺序编号给车辆集合中的车辆和优先车辆步骤之后,还包括:回收合流信息采集设备返回的第二顺序编号,返回的第二顺序编号是合流信息采集设备在车辆集合中的车辆和优先车辆通过时,通过传感器采集到的编号。
在一些具体实现中,车辆集合包括主路车辆集合和待汇入车辆集合。
在一些具体实现中,优先车辆包括具有VIP权限的车辆、警车、消防车和救护车中的任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827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