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千兆以太网收发器的时钟切换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66228.6 | 申请日: | 2020-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138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4 |
发明(设计)人: | 冯海强;王剑峰;李龙飞;刘钊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3K5/1252 | 分类号: | H03K5/1252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马贵香 |
地址: | 710065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千兆 以太网 收发 时钟 切换 电路 | ||
1.一种千兆以太网收发器的时钟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MXT2_1切换模块、MXT2_2切换模块、MXT2_3切换模块、NOR3三输入或非模块和OAI2三输入或与非模块;MXT2_1切换模块和MXT2_2切换模块均分别包括nandb0两输入与非模块、inv0~inv5取反模块、nand0~nand3两输入与非模块、dffr0~dffr2复位寄存器模块和dffs0~dffs2置位寄存器模块;
MXT2_1切换模块用于实现收发器serdes和gphy工作在1000M时的时钟切换;
MXT2_2切换模块用于实现收发器serdes和gphy工作在10/100M时的时钟切换:
MXT2_3切换模块用于实现收发器serdes的时钟切换;
NOR3模块用于实现收发器serdes和gphy工作速率的判断,输出用于控制MXT2_1切换模块;
OAI2模块用于实现收发器serdes和gphy工作速率的判断,输出用于控制MXT2_2切换模块;
nandb0两输入与非模块用于实现两输入的与逻辑取反;
inv0~inv5取反模块用于实现对输入端的取反;
dffr0~dffr2是3个复位寄存器,其中,dffr2寄存器的时钟是dffr0、dffr1的反相时钟,用于实现对有效切换控制信号的三级同步,复位期间输出为0;
nand0~nand3两输入与非模块用于实现两输入的与逻辑取反;
dffs0~dffs2是3个置位寄存器,其中,dffs2寄存器的时钟是dffs0、dffs1的反相时钟,实现对有效切换控制信号的三级同步,置位期间输出为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千兆以太网收发器的时钟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MXT2_1切换模块的切换过程如下:
当收发器serdes使能时,不管gphy工作速率;serdes_en_i为1,N5为0,该模块由B端的sys_125m_clk_o时钟切换到A端的N22时钟,且在复位之后存在动态切换;
当收发器serdes不使能,gphy工作速率在1000M时;mac_speed_sel_i信号为0,serdes_en_i为0,N5为1,该模块一直输出B端的sys_125m_clk_o时钟;
当收发器serdes不使能,gphy工作速率在10/100M时;mac_speed_sel_i信号为1,serdes_en_i为0,N5为0,该模块由B端的sys_125m_clk_o时钟切换到A端的N22时钟,且在复位之后存在动态切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千兆以太网收发器的时钟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MXT2_2切换模块的切换过程如下:
当收发器serdes使能时,不管gphy工作速率;serdes_en_i为1,N4为0,该模块由B端的gphy_mac_clk_i_s时钟切换到A端的N21时钟,且在复位之后存在动态切换;
当收发器serdes不使能,gphy工作速率在1000M时;mac_speed_sel_i信号为0,serdes_en_i为0,N4为0,该模块由B端的gphy_mac_clk_i_s时钟切换到A端的N21时钟,且在复位之后存在动态切换;
当收发器serdes不使能,gphy工作速率在10/100M时;mac_speed_sel_i信号为1,serdes_en_i为0,N4为1,该模块一直输出B端的gphy_mac_clk_i_s时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千兆以太网收发器的时钟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MXT2_3切换模块的切换过程如下:
当收发器serdes使能时,serdes_en_i为1,该模块一直输出B端的sys_125m_clk_o时钟;
当收发器serdes不使能,serdes_en_i为0,该模块由B端的sys_125m_clk_o时钟切换到A端的0,不存在复位之后不同时钟域的动态切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未经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6622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