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测定囊泡病毒滴度的绝对定量PCR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64413.1 | 申请日: | 2020-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353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30 |
发明(设计)人: | 黄国华;宋晓慧;李梓琦;黎妮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70 | 分类号: | C12Q1/70;C12Q1/686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何为;袁颖华 |
地址: | 410128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测定 病毒 绝对 定量 pcr 方法 | ||
一种快速测定囊泡病毒滴度的绝对定量PCR方法,是将含囊泡病毒的待测样品超声破碎,然后稀释、过滤,用其感染对数生长期细胞1h,收集细胞悬液、计算细胞数量,提取总DNA;对上述DNA进行qPCR检测,以含有该片段的pGEM‑T载体为标准品,绘制绝对定量PCR检测的标准曲线。根据样品的Ct值计算出每样品中含有的病毒基因组拷贝数。根据感染复数公式,计算感染每个细胞的平均病毒粒子数量,即感染时病毒与细胞数量的比值计算病毒滴度。本方法测定囊泡病毒滴度,当样品浓度为1×102~1×1011病毒基因拷贝/mL时检测时间仅需4‑6h,耗时短,与传统的病毒滴度检测方法相比,操作简单快捷,准确,极大提高了囊泡病毒滴度的检测效率,特别适用于囊泡病毒滴度的快速测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测定囊泡病毒滴度的绝对定量PCR方法。
背景技术
囊泡病毒(ascoviruses)是囊泡病毒科(Ascoviridae)所有毒株的统称,其基因组为环状双链DNA,大小在100-200kb之间。囊泡病毒口服感染率极低,主要依靠寄生蜂携带在鳞翅目幼虫个体间传播。囊泡病毒侵染宿主幼虫后宿主幼虫表现为生长发育迟缓、肌肉弹性降低、取食量减少等症状,宿主幼虫感染后期,包含病毒粒子的囊泡被释放到血淋巴中,宿主幼虫血淋巴由无色透明变成乳白色,形成囊泡病毒感染的典型症状。囊泡病毒对宿主细胞的感染过程,始于细胞核的急剧增大,随着核膜凹陷,细胞增大至健康细胞的5-10倍,细胞膜、质膜等内陷部分逐渐相互连接,将原宿主细胞割裂形成20-30个封闭的小室,成熟的病毒粒子被包含在这些小室中,最后变成包含有病毒粒子的囊泡,也称病毒囊泡。由于囊泡病毒特殊的细胞病理学特征,迄今未有较为理想的囊泡病毒滴度测定方法,严重影响了囊泡病毒及相关学科的研究进程。
目前测定病毒滴度的方法主要有蚀斑法和终点稀释法,以及最近发表的测定囊泡病毒滴度的台盼蓝染色法。
1)蚀斑法(plaque assay)是经典且被广大实验人员认可的测定病毒滴度的方法。每个蚀斑都是由单个感染性病毒颗粒形成的,计数含有适当数目蚀斑的培养皿,原样品中感染病毒的浓度可以根据系列梯度计算出来。但该方法所需实验时间长,对细胞状态要求高,需要操作人员具有丰厚的实验操作经验。但在蚀斑实验时易发生蚀斑重叠,或母斑产生子斑,减少或增加蚀斑数,致使实验可重复性不高。
2)终点稀释法(end-point dilution assay)以半数组织培养感染剂量(TCID50)表示,即指能在培养板孔或试管内引起半数细胞病变或死亡(cytopathic effect,CPE)所需的病毒量,该方法主要通过显微镜来观察细胞病变来确定病毒的滴度。但囊泡病毒感染初期引起的细胞病变并不明显,故易发生错误识别细胞病变(CPE)导致病毒滴度测定错误,为此依照传统的终点稀释法测定囊泡病毒滴度有很大缺陷。
3)台盼蓝染色法是用台盼蓝染料染色被囊泡病毒感染的细胞,死亡细胞被染成蓝色,活细胞则不被染色,通过计数细胞染色率来确定病毒滴度。但细胞染色结果计算易受染色时间、染色液浓度等影响,且该方法工作量大,需要短期内染色并计算不同稀释度下几百组细胞染色率,计数过程复杂并且耗时耗力,还有该方法实验时间较长,对实验环境整体要求较高。
综上所述,从囊泡病毒的研究利用来看,由于现有病毒滴度检测方法的明显缺陷及囊泡病毒特殊的病理特征,尚没有一种快捷、准确的方法来测定囊泡病滴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的一种快速测定囊泡病毒滴度的绝对定量PCR方法,本方法与传统的病毒滴度检测方法相比,操作简单快捷,准确,极大提高了囊泡病毒滴度的检测效率,特别适用于囊泡病毒滴度的快速测定。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快速测定囊泡病毒滴度的绝对定量PCR方法,该方法步骤如下:
1)病毒的收集及样品的处理:收集感染囊泡病毒的待测样品,超声破碎,用培养基稀释后过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农业大学,未经湖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644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