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53743.0 | 申请日: | 2020-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107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林德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汉典制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8 | 分类号: | A61K36/8968;A61K9/48;A61P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550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糖尿病 中药 组合 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糖尿病(DM)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制备方法、用途等。本发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组成为:黄连500份、天花粉25份、麦冬25份、地黄25份;经动物药效学试验证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具有更好的药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DM)是一种全身性、慢性的、代谢性、可遗传的疾病,伴随因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而引起机体组织不能正常代谢碳水化合物、脂类和蛋白质,导致机体代谢紊乱,其主要特点是高血糖和糖尿。糖尿病通常被分为两种形式: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Ⅰ型)和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Ⅱ型)。Ⅰ型糖尿病的特征是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源于自身免疫胰腺细胞的破坏,这种疾病的发生主要受遗传的影响。Ⅱ型糖尿病是由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受损相结合造成的,其中病例表现为体重过重和缺少运动。长期持续高血糖,通常会导致身体机能系统的严重损伤,特别是神经、血管、心脏、眼睛和肾脏,进而导致许多严重的血管性并发症,包括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和周围神经病变等。
由于老龄化、城市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肥胖和缺乏运动越来越普遍,在过去二十年里,全球糖尿病确证人数在爆炸性增长。2017年,国际糖尿病联盟公布数据显示,全球共有4.25亿成人糖尿病患者,其中中国成人糖尿病患者人数高达1.14亿。糖尿病具有高的患病率、发病率和死亡率,如今正在成为继癌症、心脑血管疾病后的第三大人类健康“杀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治疗费用昂贵,不仅影响个人,也影响到世界各地的医疗保健系统。据IDF报道,糖尿病相关预算己经占了许多国家的卫生预算总额的5%~10%。目前,糖尿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质量,是当今医学领域急需解决的重大攻关课题。
中国是认识糖尿病最早的国家之一,早在公元前四百年,我国最早的古典医书《皇帝内经·素问》及《灵枢经》中便记载过“消渴症”这一病名,并对其病机症候已有初步的论述:“有病口甘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中医认为糖尿病属于“消渴病”的范围,为上、中、下三消。上消是属于肺,其主要的症状是口渴多饮;中消属于胃,其重要表现是容易饿,吃的多;下消属于肾,其主要症状是尿粘或尿多。《黄帝内经》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主要表现、病因病机、预后转归等进行了系统论述,重视脾胃,强调胃肠结热。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设专篇论述,除了强调胃热外,更提出厥阴消渴与肾气丸治疗男子消渴,奠定了从脾胃肝肾论治糖尿病的理论基础。中医药防治糖尿病方面,许多中药现代药理研究结果,显示出一定的降糖作用或调节糖脂代谢作用。如人参、玄参、葛根、桑叶、桑白皮、蚕丝、生地黄、栝楼、天花粉、枸杞子、地骨皮、麦冬、天冬、玉竹、黄精、黄连、黄柏、苍术、白术、山药、山茱萸、何首乌、玉米须、茯苓、泽泻、黄芪、知母、木瓜、乌梅、苦瓜、夏枯草、鬼箭羽等,许多中药对糖尿病都有防治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基于宋·杨士瀛《仁斋直指》卷十七中的“川黄连丸”,方由黄连、麦冬、天花粉、地黄4味组成。方中黄连清热燥湿,天花粉、麦冬、地黄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清热凉血,养阴,生津。诸药合用治疗消渴。本发明在传统方的基础上,采用现代药理筛选技术筛选出组方最佳配比,并根据中药新药的研究相关指导原则,对其进行新药开发。
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在治疗糖尿病变方面具有更好的药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制成所述中药组合物的药物原料由如下重量份的中药组成:黄连500份、天花粉25份、麦冬25份、地黄25份。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上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将黄连、天花粉、麦冬、地黄加水提取及滤过的步骤,和滤液浓缩、干燥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汉典制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汉典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537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高框架梁端延性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可行走双工作台石材智能切割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