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诊断和治疗膀胱癌的分子标志物LncRNA AC012640.1及其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52210.0 | 申请日: | 2020-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181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李雨菲;毕焕京;闫飞;李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帆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Q1/6886 | 分类号: | C12Q1/6886;A61K45/00;A61P35/00 |
代理公司: | 西安睿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61218 | 代理人: | 包春菊 |
地址: | 710042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诊断 治疗 膀胱癌 分子 标志 lncrna ac012640 及其 用途 | ||
本发明属于分子诊断和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诊断和治疗膀胱癌的分子标志物LncRNA AC012640.1及其用途,AC012640.1的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其可作为膀胱癌的肿瘤分子标志物和治疗靶点,能够用于诊断膀胱癌,对于患有膀胱肿瘤的患者,可使用本发明的检测试剂检测肿瘤组织的LncRNA AC012640.1表达量,当检测发现LncRNA AC012640.1表达量显著高于肿瘤旁边的正常膀胱组织或试剂盒中提供的正常膀胱组织时,可作为判定其为恶性组织的依据以及治疗靶点选择依据,再采用LncRNA AC012640.1的表达抑制剂siRNA治疗膀胱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子诊断和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诊断和治疗膀胱癌的分子标志物LncRNA AC012640.1及其用途。
背景技术
膀胱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膀胱癌的发病率在所有恶性肿瘤中排名第11,在男性恶性肿瘤中排名第6。全球癌症统计数据的最新数据表明,每年的膀胱癌新病例和死亡分别高达440,000和150,000。膀胱癌与不同的组织病理学类型和临床表现有关,这使其更难以诊断和治疗。膀胱癌的最常见的组织病理学类型是尿道上皮癌。此外,由于频繁和远处转移,非肌肉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高达85%,而肌肉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为6%。尽管进行了手术,放疗和化疗,但浸润性和转移性膀胱癌患者的死亡率仍然很高。
近年来,已证实ncRNA,包括小型ncRNA(例如microRNA)和长非编码RNA(LncRNA)在各种生物过程中,尤其是在癌症中起着关键作用。LncRNA的生物学功能包括染色体沉默、基因组印迹、染色质修饰、转录激活、转录干扰和核转运。LncRNA在膀胱癌发展中的这种作用尚不清楚,需要进一步研究。因此,需要为膀胱癌的诊断、预后判断发掘新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剂,以及为膀胱癌的治疗提供突破点。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诊断和治疗膀胱癌的分子标志物LncRNA AC012640.1及其用途,LncRNA AC012640.1可作为膀胱癌的肿瘤分子标志物和治疗靶点,能够用于诊断膀胱癌;LncRNA AC012640.1的表达抑制剂siRNA可用于治疗膀胱癌。
AC012640.1基因可检测到一个转录本,长度为688bp,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这个转录本未编码蛋白质,因此为LncRNA。
发明人在对膀胱癌的研究过程中发现,肿瘤样本中AC012640.1的表达量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在随后的实验中还发现,敲低AC012640.1的表达后,膀胱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受到抑制。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LncRNA AC012640.1在制备膀胱癌诊断剂中的应用,LncRNA AC012640.1的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二)一种用于检测膀胱癌的诊断试剂盒,包括检测LncRNA AC012640.1表达量的试剂。
优选的,所述检测LncRNA AC012640.1表达量的试剂为RT-PCR试剂、Northern检测试剂或RNA检测探针。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检测LncRNA AC012640.1表达量的试剂为RT-PCR试剂,所述RT-PCR试剂包含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的正向扩增引物,以及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反向扩增引物。
优选的,所述诊断试剂盒还包括RNA提取试剂。
优选的,所述诊断试剂盒还包括阴性对照和阳性对照;所述阴性对照为正常膀胱组织样品,所述阳性对照为已经被鉴定为高表达LncRNA AC012640.1的膀胱癌组织样品。
(三)LncRNA AC012640.1基因表达的抑制剂在制备治疗膀胱癌药物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帆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陕西帆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522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