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实验样条组合模具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51663.1 | 申请日: | 2020-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312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杜华;杨根旺;董广杰;陈小杰;钟周阳;葛晨童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钧科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27;B29C45/40;G01N1/28 |
代理公司: | 潍坊博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7244 | 代理人: | 张丽丽 |
地址: | 31160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实验 组合 模具 | ||
1.一种多功能实验样条组合模具,包括上下设置的定模装置和动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模装置的中央设置有注料装置,所述动模装置上安装有面向所述定模装置的型芯,所述型芯与所述动模装置可拆卸连接,所述型芯面向所述定模装置的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注料装置连通的物料流道,所述型芯面向所述定模装置的端面上分布有七个与所述物料流道连通的样条型腔,每个所述样条型腔的底部均安装有样条顶板,所述动模装置上安装有脱模复位装置,所述样条顶板与所述脱模复位装置连接,所述定模装置和所述动模装置之间安装有合模导向装置;
所述物料流道包括设置在所述型芯上且与所述注料装置连通的主流道,所述主流道自其与所述注料装置的接口处向两侧对称延伸,所述主流道的两个端口处分别垂直连通有第一分流道和第二分流道,所述第一分流道和所述第二分流道自其与所述主流道的接口处向两侧对称延伸,七个所述样条型腔分布在所述第一分流道和所述第二分流道之间的所述主流道两侧;
所述样条型腔包括第一样条型腔、第二样条型腔、第三样条型腔、第四样条型腔、第五样条型腔、第六样条型腔和第七样条型腔,所述第一样条型腔、所述第四样条型腔和所述第七样条型腔通过各自的样条型腔流道与第一分流道连通,所述第二样条型腔、所述第三样条型腔、所述第五样条型腔和所述第六样条型腔通过各自的样条型腔流道与第二分流道连通;所述第一样条型腔、第二样条型腔和第三样条型腔位于所述主流道的同侧,所述第一样条型腔的中线距所述主流道的中线距离为147~152mm,所述第二样条型腔的中线距所述主流道的中线距离为113~116mm,所述第三样条型腔的中线距所述主流道的中线距离为77~82mm,所述第四样条型腔、第五样条型腔、第六样条型腔和第七样条型腔位于所述主流道的另一侧,所述第四样条型腔的中线距所述主流道的中线距离为38~42mm,所述第五样条型腔的中线距所述主流道的中线距离为113~116mm,所述第六样条型腔的中线距所述主流道的中线距离为147~152mm,所述第六样条型腔的中线距所述主流道的中线距离为163~166m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实验样条组合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流道包括位于所述注料装置两侧的第一主流道和第二主流道,所述第一主流道与所述第一分流道连通,所述第二主流道与所述第二分流道连通,所述第一主流道为横截面半径5mm的半圆弧流道,所述第二主流道为横截面半径6mm的半圆弧流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实验样条组合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模装置包括定模压板,所述定模压板上固定安装有面向所述动模装置的定模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实验样条组合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装置包括模脚,所述模脚上固定安装有动模支架,所述动模支架上安装有面向所述定模装置的动模板,所述脱模复位装置安装在所述模脚和所述动模板之间,所述模脚上设置有纵向贯穿所述模脚的脱模顶出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实验样条组合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料装置包括贯穿所述定模装置且与所述物料流道连通的注料通道,所述注料通道内安装有出料端与所述物料流道连通的浇口套,所述浇口套的进料端口位于所述定模装置上方。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实验样条组合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样条型腔为1.6mm阻燃测试样条型腔,所述第二样条型腔为热变形温度样条型腔,所述第三样条型腔为3.2mm阻燃测试样条型腔,所述第四样条型腔为拉伸样条型腔,所述第五样条型腔为弯曲强度样条型腔,所述第六样条型腔为0.8mm阻燃测试样条型腔,所述第七样条型腔为冲击强度样条型腔。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实验样条组合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模复位装置包括压靠在所述动模装置上的顶出垫板,所述顶出垫板上固定安装有顶出板,所述顶出板上安装有自由端伸入所述动模装置内的拉料杆,所述拉料杆的自由端与所述物料流道连通,所述顶出板上还安装有多个与所述样条顶板连接的顶杆,所述顶出板上还固定安装有自由端穿过所述动模装置和所述型芯并抵靠在所述定模装置上的复位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钧科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钧科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5166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