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调节器电路、半导体装置及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50460.0 | 申请日: | 2020-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270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3 |
发明(设计)人: | 泽原裕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东芝;东芝电子元件及存储装置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5F1/56 | 分类号: | G05F1/56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刘英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节器 电路 半导体 装置 电子设备 | ||
实施方式涉及调节器电路、半导体装置及电子设备。实施方式的调节器电路具备第一晶体管、滤波器及差动放大器。第一晶体管设置于电源侧的输入端子与输出侧的输出端子之间。差动放大器为,其输出节点连接于第一晶体管,基于基准电压与和对输出端子施加的输出电压相应的反馈电压的比较结果,控制第一晶体管。滤波器连接于与输出节点成为差动对的差动放大器的控制节点。
关联申请
本申请享受2019年9月19日申请的日本国专利申请号2019-170661的优先权的利益,该日本国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被引用于本申请。
技术领域
本实施方式涉及调节器(regulator)电路、半导体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在包含设置于输入端子与输出端子之间的调节器电路的半导体集成电路中,调节器电路中的输出晶体管导通而使输入端子与输出端子之间导通。
在这样的半导体集成电路中,希望恰当地控制通过调节器电路中的输出晶体管后向输出端子侧流出的电流。
发明内容
实施方式提供能够恰当地控制通过调节器电路中的输出晶体管后向输出端子侧流出的电流的调节器电路、半导体装置及电子设备。
根据本实施方式,提供具备第一晶体管、差动放大器及滤波器的调节器电路。上述第一晶体管设置于电源输入侧的输入端子与输出侧的输出端子之间。上述差动放大器,输出节点被连接于上述第一晶体管,基于基准电压与和对上述输出端子施加的输出电压相应的反馈电压的比较结果,控制上述第一晶体管。上述滤波器连接于与上述输出节点成为差动对的上述差动放大器的控制节点。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调节器电路的构成的图。
图2表示图1所示的调节器电路的电路图的一例。
图3表示图1所示的调节器电路的电路图的其他的例子。
图4是表示作为调节器电路的比较例的调节器电路的图。
图5是对于在对作为图4所示的比较例的调节器电路的输入端子、将AC电压叠加于DC电压地供给输入电压V的情况下、各节点处的基于AC电压的脉动成分的相位进行了表示的曲线。
图6是表示作为图4所示的比较例的调节器电路的各节点处的PSRR(Power Supplyrejection Ratio:电源电压变动去除比)的曲线。
图7是表示图2所示的调节器电路1上的各节点的图。
图8是对于在对图7所示的调节器电路1的输入端子、将AC电压叠加于DC电压地供给了输入电压的情况下、各节点处的基于AC电压的脉动成分的相位进行了表示的曲线。
图9是表示图7所示的调节器电路1的各节点处的PSRR的曲线。
图10是将图6所示的调节器电路3的C3节点处的PSRR和图9所示的调节器电路1的C1节点处的PSRR单独提取而记载的曲线。
图11表示滤波器108是由电阻、电感器元件、作为低耐压元件的P型晶体管构成的低通滤波器的情况下的一例。
图12是表示本变形例1的调节器电路2的构成的图。
图13是表示变形例2的作为开关调节器的调节器电路5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的调节器电路详细地进行说明。另外,并不通过该实施方式限定本发明。
(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东芝;东芝电子元件及存储装置株式会社,未经株式会社东芝;东芝电子元件及存储装置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504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装置及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测距装置以及测距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