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包壳管电极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37300.2 | 申请日: | 2020-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856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李铜;何建军;种可可;魏汉兵;徐磊;尹杰;罗港;张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K11/30 | 分类号: | B23K11/30;B23P15/00;B25B27/00 |
代理公司: | 成都方圆聿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41 | 代理人: | 宋红宾 |
地址: | 610039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包壳管 电极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包壳管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左电极块与软铜带相连,左电极块与左侧电极闭合气缸连接;右电极块与软铜带相连,右电极块与右侧电极闭合气缸连接;左电极块、右电极块通过导向销与一对绝缘导向槽实现精密对中并形成完整闭合;左电极块、右电极块相对的一侧面为闭合面,闭合面分别设有半环;包壳管位于两个的半环之间;绝缘导向槽与导电块连接;导电块一端与电极座连接,另外一端与软铜带连接。本发明设有两瓣活动的电极块,当送管进入时,两瓣电极块打开,中间区域留给包壳管进入的通道,当包壳管进入设定位置后,两瓣电极块在闭合气缸的作用下合拢,紧紧地夹住包壳管,从而实现将电流均匀地传递给包壳管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壳管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压力电阻焊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压力电阻焊是目前燃料棒端塞焊接使用最广泛,生产效率最高的一种焊接方法,然而电阻焊接需要两个电极,焊接的过程是对端塞和包壳管通过施加压力同时在电阻热的作用下让二者连接在一起,端塞作为一个电极,包壳管作为另外一个电极,包壳管是一个圆管,焊接结果是在端塞与包壳管的结合处形成一个完整的环形焊缝区域,为了让焊接过程中让上万安培的焊接电流均匀分布在环形包壳管的管壁上,电极与包壳管的接触面形状并须是环状同时能均匀地对包壳管进行包覆,导电过程的均匀性与接触面的表面质量将是非常关键的技术条件。目前并无公开文献或技术资料记载关于包壳管电极结构及制备方法的详细描述。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包壳管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具体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包壳管电极,包括电极座、包壳管、环形的软铜带、左电极块、右电极块、一对绝缘导向槽;
所述的左电极块与软铜带相连,左电极块通过左侧绝缘支撑与左侧电极闭合气缸连接;
所述的右电极块与软铜带相连,右电极块通过右侧绝缘支撑与右侧电极闭合气缸连接;
一对绝缘导向槽相对的一侧分别设有导向销,左电极块、右电极块的两端分别位于一对绝缘导向槽内,并在绝缘导向槽中滑动;左电极块、右电极块通过导向销与一对绝缘导向槽实现精密对中并形成完整闭合;左电极块、右电极块相对的一侧面为闭合面,闭合面分别设有半环;左电极块、右电极块的闭合面合拢后形成一个完整环;所述的包壳管位于左电极块、右电极块的半环之间;
绝缘导向槽与导电块连接;导电块一端与电极座连接,另外一端与软铜带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该包壳管电极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两个电极块即左电极块、右电极块先利用加工中心进行粗加工,闭合面精加工,然后两个电极块做销孔并与导向销装配,让两个电极块合并在一起,整体用加工中心一次性完成成品加工,保证电极块的半环形成的环的同轴度;
(2)装配使用辅助模具,将足长的软铜带缠绕在辅助模具上;
所述的辅助模具包括模具座、模具外挡块和两个模具芯,两个模具芯组合安装在模具座上,外形与软铜带形状一致,模具外挡块上设有预留孔;
装配时,将两个模具芯安装在模具座上,然后将软铜带紧紧地缠绕在模具芯上,缠绕到固定圈数后,将模具外挡块固定在模具座上,再利用钻孔工具通过模具外挡块中间的预留孔将软铜带的安装孔加工完成。
(3)将电极座、包壳管、左电极块、右电极块、导电块、一对绝缘导向槽、导向销安装形成电极组件,然后将辅助模具与电极组件对扣,将软铜带滑入电极组件一侧,再将软铜带与导电块固定,软铜带与左电极块、右电极块、左侧绝缘支撑、右侧绝缘支撑固定,固定完成后将辅助模具撤离。
本发明通过两瓣活动的电极块,当送管进入时,两瓣电极块打开,中间区域留给包壳管进入的足够通道,当包壳管进入设定位置后,两瓣电极块在闭合气缸的作用下合拢,紧紧地夹住包壳管,从而实现将电流均匀地传递给包壳管的作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华大学,未经西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373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