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茯苓超微粉固体饮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18372.2 | 申请日: | 2020-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348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李天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宜方本草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C9/152 | 分类号: | A23C9/152;A23C9/154;A23C9/156;A23C9/16 |
代理公司: | 成都众恒智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9 | 代理人: | 刘华平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金银湖街金山大道以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茯苓 超微粉 固体 饮料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茯苓超微粉固体饮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组分:茯苓超微粉、脱脂乳粉、稳定剂、增稠剂、乳化剂,其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步骤S1:将清洗干净并浸润的茯苓蒸煮20min~40min,然后将茯苓进行削皮并将削皮后的茯苓切成大小为0.9~1.2cm的茯苓块;
步骤S2:将步骤S1得到的茯苓块在70~90℃干燥5~10h,然后将干燥后的茯苓块进行灭菌处理;
步骤S3:将灭菌处理后得到的茯苓块依次经过三级粉碎,再经网筛过筛后最终得到粒径为≤38μm的茯苓超微粉;
步骤S4:将步骤S3得到的茯苓超微粉与脱脂乳粉进行混合并搅拌均匀,得到主料;
步骤S5:将步骤S4得到的主料与稳定剂、增稠剂、乳化剂一起依次经过干混、湿混,然后得到造粒原料;
步骤S6:将步骤S5得到的造粒原料进行造粒,将造粒得到颗粒进行干燥,最终得到包含茯苓超微粉的固体颗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茯苓超微粉固体饮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分还包括风味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茯苓超微粉固体饮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还加入风味剂与主料、稳定剂、增稠剂、乳化剂一起依次经过干混、湿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茯苓超微粉固体饮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干燥后茯苓块中的含水量为2~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茯苓超微粉固体饮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茯苓超微粉和脱脂乳粉质量比为1:1.5~2.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茯苓超微粉固体饮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剂的质量为主料的0.01~0.5wt.%,增稠剂的质量为主料的0.1~0.8wt.%,乳化剂的质量为主料的0.001~0.005wt.%,风味剂的质量为主料的0.1~0.7wt.%。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茯苓超微粉固体饮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剂为黄原胶,所述增稠剂为瓜尔胶,所述乳化剂为单双硬酯酸甘油酯,所述风味剂为椰子粉。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茯苓超微粉固体饮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步骤S6得到的包含茯苓超微粉的固体颗粒过筛,得到粒径≤1.18mm的包含茯苓超微粉固体颗粒。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茯苓超微粉固体饮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的干燥温度为50~70℃,干燥时间为1~3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宜方本草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宜方本草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1837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